A4 歐洲新聞 16.07.2025 星期三 今年法國國慶日閱兵式7 月14日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舉 行。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在 當天的閱兵式上,法國騎兵部 隊接連發生兩起「馬匹失控」的 尷尬事故。引人注目的是,印 尼作為主賓國派出400多名軍人 參加了閱兵式。 ▍本報訊 ▍ 從俄媒援引的現場視頻可以看 到,當騎兵方陣行進至香榭麗 舍大街時,有一匹戰馬突然脫韁離 隊,而另一匹馬則當街倒地,引發 現場混亂。 據法國總統府介紹,此次閱兵 式共出動7000多名軍人、250輛軍 車、200匹戰馬以及100餘架軍機。 印尼作為主賓國派出400多名軍人參 加了閱兵式。 俄媒報道稱,巴黎警察局長努 涅斯上周表示,約有1.2萬名執法人 員將在7月14日在巴黎及其郊區執行 安保任務。他說,法方預計當天巴 黎某些地區將出現騷亂。 1789年7月14日,法國人民攻克 了象徵法國封建統治的堡壘巴士底 獄,奪取了反對封建制度的勝利。 1880年7月6日,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頒布法令,將7月14日定為法國國慶 日。 法國一年一度的國慶閱兵式14 日在巴黎舉行。此前一天,法國總 統馬克龍宣布大幅提高國防預算, 使本次閱兵式備受關注。 本次閱兵式的展示重點之一是 法國陸軍最先進的第七裝甲旅。這 支部隊由步兵、裝甲部隊和支援部 隊組成。法國媒體說,法軍今年可 在10天內快速部署一支超過7000名 士兵、配備所有彈藥和後勤保障的 裝甲旅。 馬克龍13日在法國國防部發表 講話時表示,面對俄烏衝突、美 國帶來的不確定性及中東危機等問 題,歐洲正處於巨大危機的邊緣, 因此他宣布,在現行計劃基礎上, 法國國防預算將在2026年增加35億 歐元,2027年增加30億歐元。按此 方案,法國國防預算將比原計劃的 2030年提前3年,即到2027年就達 640億歐元,與2017年相比實現翻 倍。 1789年7月14日,法國人民攻克 了象徵法國封建統治的堡壘巴士底 獄,奪取了反對封建制度的勝利。 1880年7月6日,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頒布法令,將7月14日定為法國國慶 日。 瑞典為尋求軍隊在危機時有充 分準備,國防部長楊森14日表示, 他們正考慮徵召70歲資深軍官服 役。 據法新社報道,該方案由瑞典 政府任命的調查小組提出。小組在 報告中表示,「瑞典武裝部隊對軍 官的需求證明了延長服役期限的必 要性,這一規定應適用于所有曾是 職業軍官或預備役軍官的人員,無 論是否處於戒備狀態。」 瑞典2024年加入北約,政府同 年下令進行調查,研究持續擴編的 武裝部隊如何在衝突中確保有足夠 的兵力,而徵召70歲資深軍官服役 這項提案是眾多選項之一。 俄羅斯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 蘭,引發瑞典與芬蘭危機意識。瑞 典打破持續200多年的軍事不結盟 政策,於2024年加入北約。 瑞典國防部長楊森在當天記者 會上介紹上述政府調查結果,並表 示擁有1050萬人口的瑞典正面臨 「嚴峻時期」。楊森向媒體表示, 「這意味我們現在正對軍事防禦進 行非常重大的投資。」 除了已在進行的軍備投資以 外,瑞典還需要確保在危機發生時 能召集足夠的軍事人員。政府調查 建議,把退役軍官可以被徵召返回 現役的年齡,從目前的47歲提高到 70歲。 楊森表示,這些提案將送交研 議,希望明年初可向國會提交法 案。 瑞典於冷戰結束後大幅削減國 防開支,將軍事力量集中在國際維 和任務。但俄羅斯2014年併吞克里 米亞後,瑞典變更政策,開始增加 軍事開支。 2017年,瑞典恢復已廢除7年 的義務役制度。 今年3月,瑞典宣布將在未來 10年增加約3000億瑞典克朗國防開 支,目標是在2030年將國防支出占 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提高到 3.5%。 路透社稱,如果該政策落實, 這意味著年滿70歲的退役軍人在必 要時會被召回服役。報道稱,瑞典 因俄烏衝突爆發而重新審視其安全 戰略,該國2024年加入北約,並在 近年大幅增加國防開支。長期以 來,人員短缺,尤其是軍隊中的高 級軍官和專業技術人員短缺,一直 被視為該國的關鍵瓶頸。 德國總理默茨14日表示,德國 將在北約與美國達成的向烏克蘭提 供武器以對抗俄羅斯的新協議中發 揮「決定性作用」。 據法新社報道,默茨在其辦公 室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美國總 統特朗普「邁出了重要一步」。他在 聲明中稱:「過去幾天,我和特朗 普總統多次討論過這個問題。我 向他保證,德國將發揮決定性作 用。」 報道稱,特朗普和北約秘書長 馬呂特14日公布了一項協定,根據 該協定,北約國家將從美國購買武 器,包括愛國者反導系統,然後將 其運往烏克蘭。 呂特表示,根據該協定,烏克 蘭將獲得「大量」武器。該協議旨在 安撫特朗普長期以來的抱怨,即美 國為援助烏克蘭付出了太多。 默茨說:「我們這樣做是為了 我們自己的利益。」他還說,德國 仍在與其盟友合作,以「闡明」該計 劃的「細節」。 此前,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裏 烏斯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 稱,如果俄羅斯對北約成員國發動 襲擊,德軍將願意殺死俄羅斯士 兵。據俄羅斯塔斯社當地時間14日 報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克里 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對此回應 稱,「德國正再次變得危險」。 報道稱,佩斯科夫表示很難相 信皮斯托裏烏斯會說出這樣的話。 「然而,可悲的是,他確實這麼說 了」,佩斯科夫說。 「今日俄羅斯」提到,莫斯科方 面曾多次駁斥有關俄羅斯計劃攻 擊北約的猜測,認為這是「無稽之 談」,並稱俄羅斯對此毫無興趣。 佩斯科夫曾批評西方領導人試圖製 造恐懼,他認為德國總理默茨是 「與俄羅斯對抗的激烈辯護者」,譴 責他「強勢動員歐洲」。 此前,默茨5月28日宣布德國 將出資支持烏克蘭生產遠端武器。 7月14日,默茨在社交媒體平台發 文,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通過北 約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軍事援助表 示歡迎,說他與特朗普過去幾天多 次就此溝通,承諾德國將在這一過 程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默茨有關言論觸發俄羅斯方面 強烈反對。佩斯科夫5月28日曾批 評默茨破壞解決俄烏衝突的外交努 力。 據法國《20分鐘報》報道,去 年震驚世界的「馬贊強姦案」受害 者佩利科特被授予法國榮譽軍團 騎士勳章,以表彰她在案件審判 中表現出的勇氣,她對暴行的無 畏反抗給受害者群體帶來了巨大 鼓舞。 14日法國國慶前夕,共有589 名在各個領域有傑出貢獻的人士 獲得授勳,包括歷史學者、科學 家、作家、政治家、演員、歌手 等各行業人物。除了吉賽爾,還 有暢銷書作家李維、前經濟部長 勒梅爾、女星德呂蓋等多位知名 人士獲勳。 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是法 國政府官方給予民眾的最高榮 譽,最早由拿破崙在19世紀初創 立,隨後又經歷多次演變,形成 了針對不同群體的最高榮譽表彰 體系。 現年72歲的吉賽爾,2011年 至2020年間曾在無意識的情況下 遭受包括她丈夫在內的51名男性 的強姦。 這起駭人聽聞的案件披露 後,作為受害者的她拒絕匿名, 而是直面來自全世界的目光和鏡 頭,公開現身並當庭指證控訴了 所有兇手,使他們接受法律的懲 處。「我希望讓所有曾遭受強姦的 女性明白:佩利科特女士做了, 我也可以!」吉賽爾強調。 西班牙環境部14日發布的最 新資料顯示,自5月16日至7月13 日期間,該國已有1180人因高溫 相關原因死亡。卡洛斯三世健康 研究所的統計表明,這些死者中 大部分年齡在65歲以上。 綜合外電報道,西班牙北部 加利西亞、拉里奧哈等地區在此 輪高溫天氣中受到最嚴重影響。 與此同時,西班牙國家氣象局預 測,從14日開始,該國將面臨新 一輪高溫天氣侵襲。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 候變化服務局此前公布的資料證 實,西歐地區剛剛經歷了該機構 有記錄以來最熱的6月份。這一現 象與當前西班牙面臨的高溫死亡 事件形成了直接關聯。 根據西班牙國家氣象局的預 警資訊,即將到來的高溫天氣將 覆蓋該國除西北部以外的所有地 區。南部地區的最高氣溫預計將 達到44攝氏度左右,中部部分省 份氣溫可能達到40至42攝氏度。 今年夏季以來,西班牙已多 次遭遇強烈熱浪侵襲。6月底至7 月初期間,該國多個地區的氣溫 曾突破40攝氏度大關。安達盧西 亞自治區韋爾瓦省埃爾格拉納多 在6月28日錄得46攝氏度的極端高 溫,創下西班牙6月份最高氣溫紀 錄。 意大利南蒂羅爾省的一些熱 門景區近年飽受「過度旅遊」困 擾。大量遊客蜂擁而至,為的只 是自拍、打卡,然後在社交媒體 上「曬一曬」。一名居民為抗議這 一現象,近日私自設卡,引發爭 議。 據德新社報道,一名居民本 月早些時候在通往蓋斯勒峰的一 條步道上私自安裝了一道旋轉柵 門,相當於收費門禁,對每名遊 客收取5歐元的「門票」。他表示, 此舉意在抗議「過度旅遊」現象, 提醒人們關注與之相關的亂扔垃 圾、破壞環境等弊病。 這名居民的私自設卡之舉招 致不少批評。隨後,這道旋轉柵 門被拆除。意大利有關部門正對 此事展開調查。 南蒂羅爾省位於意大利北 部,該省多數人口以德語為第一 語言,而非意大利語。近年,一 些網紅博主在社交媒體上頻繁曬 出在該省熱門景點徒步、登山等 旅程中的自拍照,引得人們紛紛 效仿。這些景區的遊客人數隨之 激增,而許多遊客被媒體形容為 「自拍式遊客」。 印尼作為主賓國派400多人參加 瑞典尋求應對危機 擬提高軍官徵召年齡至70歲 德歡迎美大規模軍援烏 自稱將發揮 「決定性作用」 ■當騎兵方陣行進至香榭麗舍大街時,有一匹戰馬突然脫韁離隊,而另一匹馬則當街倒地,引發現場混亂。路透社 「馬贊強姦案」 受害者 法國授最高公民榮譽 西班牙高溫致1180人死 大部分年齡逾65歲 意大利居民抗議過度旅遊 對遊客私收門票引爭議 在法國總統馬克龍出訪幾個 月後,輪到印尼總統普拉伯沃受 邀出席香榭大道上舉辦的國慶閱 兵儀式。法媒分析,這象徵法國 致力印太地區,抗衡美中衝突的 戰略雄心。此外,也展現兩國在 軍事、外交和經濟的靠攏。 法國為國慶巴士底日,作為 歡慶傳統活動,每年閱兵大典都 會邀請一國作為主賓國,這個選 擇不僅反映法國外交政策走向, 也能窺探近年戰略布局重點。 今年法國國慶主賓國為印 尼,印尼總統普拉伯沃和今年5月 才訪問印尼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肩 並肩出席閱兵典禮。 法媒指出,法國近年焦點從 未遠離印太地區,且為了增加自 身在印太的影響力,法國才剛與 印尼達成戰略夥伴協議,聯手推 動「國際和平與安全」。 專家分析,這象徵法國強化 朝向印太轉向的戰略,以及兩國 的結盟深化。於此同時,印尼也 正企圖增加自身在亞洲地區的國 際地位。 閱兵儀式由450位印尼軍官開 場,包括189人組成的鼓號樂隊, 接著才是著名的法國巡邏兵飛行 表演隊。 法國國防部日前新聞稿指 出,今年正值法、印尼兩國建交 75周年。不過將盟友奉為主賓國 也是為了傳達政府「清楚的政治企 圖」,也就是「重申法國對地區夥 伴的承諾及其在21世紀主要勢力 平衡中保持地位的能力」。 新聞稿寫道,兩國擁有共同 價值,即「對國際法、多邊主義的 承諾,以及在充滿緊張局勢的印 太地區推動和平的共同願景」。 在美、中競逐對峙白熱化的 印太地區,法國透過軍演等方式 強化與盟友關係與聯戰效能,例 如今年4月完成任務的「克里蒙梭 25」行動,便向印度洋部署法國航 空母艦打擊群。 除了地緣戰略訊息,兩國軍 事合作也越發緊密。擁有軍事背 景的普拉伯沃正在國內推動軍隊 現代化,並多角化夥伴與供應 商,他日前宣布,有意向法國購 買更多飆風戰鬥機、潛艇和凱薩 自走砲,以及輕型護衛艦。 法國國防部長勒克努表示, 除實質合作外,雙方還在軍事訓 練、網絡安全和民間安全等敏感 和戰略領域中建立夥伴關係。法 國與印尼的結盟,「完全符合法國 在印太地區的勢力戰略」。法國在 該區擁有海外領土,住有165萬法 國人,法國也向來自稱為印太國 家。 不僅戰略結盟,兩國經濟利 益也息息相關。馬克龍今年5月訪 問期間,提出許多建立兩國貿易 夥伴關係的承諾。法國總統府表 示,兩國已經簽署價值170億歐元 的多項合約,法方企業包括石油 業巨擘道達爾能源集團、法國氫 能公司和樂斯福集團等。 印尼受邀 象徵印太戰略布局 法國國慶閱兵馬匹失控 ■今年法國國慶主賓國為印尼, 閱兵儀式由450位印尼軍官開場, 包括189人組成的鼓號樂隊,兩國 旗幟飄揚。 中央社 此次閱兵式共出動 7000 多名軍人、250 輛軍車、200 匹戰馬以及 100 餘架軍機。 法國總統府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