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07_2025星島日報(歐洲版)

患癌港姐吳文忻驚爆離婚,不禁令人慨 嘆,莫非有些戀人,只能共富貴,卻不能共患 難? 三姑六婆一定會指指點點,指責男方竟然 不理會女方身患重病,癌症甚至去到末期,都 依然捨她而去,何解這麼絕情,不惦記一夜夫 妻百夜恩,更何況二人的婚姻已經一起走了十 四個年頭。 我們不是匿在吳文忻床下底的 家貓,箇中內情,又會知道幾 多?畢竟家家有本難唸 的經,特別是情與 愛,感受如飲 水,冷暖自知,外間只能看到事實的十之一二。 不得不承認,婚姻觸礁,或多或少會令到吳 文忻長期處於不開心的情緒,抑鬱往往滋生癌細 胞,她就在三年前便不幸確診乳癌。雖然一度康 復,但一日未解決亮紅燈的婚姻,一日亦是一枚 計時炸彈,藏於身體內。結果癌病不久後復發, 擴散至淋巴腺,今年更轉移到尾龍骨,惡化成第 四期。 吳文忻坦言,在未確診患癌之前,婚姻早已 出現問題,「其實咁多年以來,離離合合都冇解 決過,終於我哋如今作出了抉擇。」既然勉強在一 起是痛苦的,分開也是一種解脫。 離婚不一定是男人的錯,也未必是因為有第 三者,單是三觀和性格不合,已足以把婚姻判處 死刑。一個糾纏多年的結,若能在和平的氣氛下 解開,放下,然後釋懷,繼續向前走餘生的 路,對雙方都是好事。 有緣便聚,無緣就散, 情債今生了斷,下一世便 不用再糾纏了。 周星馳經典電影《食神》中,飾演味公 主的薛家燕把摺櫈封為「七大武器之首」, 奧妙之處是可以藏於民居之中,隨手可 得,還可以坐著它來隱藏殺機,就算被警 察查抓也難以提告。摺櫈當然還有其他好 處:攜帶輕便,使用簡易,不用接受招式 訓練,可自由發揮地把敵人迎頭痛擊。 談到「武器之首」,比摺櫈更勝一籌 者,相信只有人的舌頭——與生俱來,時 刻跟身,隱藏性無與倫比,殺傷力卻驚 人!造謠、中傷、欺騙、欺凌、冷嘲熱 諷、落井下石、煽動仇恨……傷人唔使 本,殺人不見血。配合現代互聯網科技, 訊息毋遠弗屆,隨時隔空發功,法律機關 要追究責任亦是束手無策。 Netflix神劇《混沌少年時》,講述的正是 語言暴力所引發的血腥事件,觀眾之所以 被撼動,是因為醒覺類似情況正於世界各 地時刻上演。香港有機構做過調查,在遭 受網絡欺凌的年輕人當中,三 成表示曾因面對網絡欺凌問題 而出現自殺的想法(30%)和傷害他 人的念頭(29%)。 蜘蛛俠的叔叔Unc l e Ben有句 名言「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即是「能力越大,責任越 大」的意思。身處互聯網世界,言語的力量 得以無限放大,大家有沒有更有責任感地 管理自己的舌頭? 名人墮海獲救,洗版的網上言論中, 不少都是底線全無的食花生、抽水、刷流 量,面對「積口德」的提醒,就把「言論自 由」的大道理搬出來自辯。然而「言論自由」 的意義,從來都不等於噏得出就噏。古人 智慧有云:人生在世,有三不能笑:不笑 天災,不笑人禍,不笑疾病。我覺得這是 動用上天賜予我們的舌頭之前,必須考量 的基本原則。 毒 舌 斜槓女王 認真做事開心做人 許芷茵 香港藝術價值新地圖 哥本哈根故事 第二十五節 魔界仙境 從伊朗了解中國科技 寧要核子,不要褲子 丹麥的安徒生童話家傳戶曉,而與安徒生 齊名的丹麥作家托芙(Tove Ditlevsen)於1976年離 世後,在海外仍是寂寂無名。直到2019年她的自 傳《哥本哈根三部曲》英譯本問世,才在國際文壇 被「重新發現」,該書更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好 書。 她出身於哥本哈根貧民區,早慧而敏感, 在母親的情感暴力和父親無力庇護的夾縫中成 長,詩歌是她唯一的救贖。14歲被逼輟學後,輾 轉做過女傭、打字員等基層工作。面對母親「婚 姻才是歸宿」的嘮叨,她吶喊:「我只要一間自己 的房,一支鉛筆,一本簿子就夠。」18歲嫁給53 歲出版社編輯,以青春換取首本詩集出版。 三部曲終章名為《依賴》(《Gift》),在丹麥語 中有「已婚」和「毒藥」雙重意思,直指婚姻是枷 鎖。她患上產後憂鬱時,醫生丈夫竟以「治療」之 名,親手為她注射嗎啡,令她成癮,藉以控制 她。書中她刻劃戒毒時「如萬蟻噬骨」的煉獄之 痛,更控訴「寫作是唯一讓我平靜的事,但他們 連這也要奪走」。 她的筆鋒尖銳,完全不留情面,在三部曲將 自己與周遭的情與事袒露無遺,令親友難堪,卻 真實記錄了二十世紀丹麥工人階級女性的掙扎。 托芙59歲自殺身亡,未能親見自己躋身世紀 經典之列。但她擺脫「女人無法成為詩人」的詛 咒,出版了二十九本著作,部分被選為丹麥學校 的必修讀物,以她名字命名的學校矗立在她成長 的地區Vesterbro。她在著作中說:「我的書終將 存在,總有個孩子偷偷讀它,發現世界不懂的 事。」預言竟然成真。《哥本哈根三部曲》不僅是 個人創傷痕的銘刻,更是一部女性在男性主導的 體制中,奪回敘事話語權的史詩。 難為愛恨定分界 葉緣的小屋,門前遍地還長滿吃得的花卉, 紫紅艷綠的布滿青草地,襯托著蔚藍的海及平湖 般的綠水,被日落的陽光照得一片黃金…… 「怎麼這海灘沒有沙的?」羅師問。 「風水好。」奸笑。 草地中央見一間小小正方形的白石屋。石屋 四面是長形花園、田園,然後是石圍著小屋,有 如坐立在一個島中間。屋的後面見一條色彩繽 紛、珊瑚石做的小路,那路領至一個小山丘,消 失在一個翠綠森林裏。 原來穿過森林就是令業內人疑惑的「另一間 廚藝館」。森林那邊有另一個入口,廚藝館可以 從外世間憑Password直達。 「今天我們從南方入屋。」羅師隨著名巫穿過 南邊的花田,到了屋前的小庭院。園裏有一個半 腰高的大土鍋,在柴火上燒著,滾著湯。就像西 方神話故事裏巫婆的湯鍋,通常有青蛙、蛇…… 但這湯很香。忍不住問:「是甚麼湯?」 「是日例湯。」(即是沒有答過。)那「例湯」其 實真的是當日之山禽走獸,野生捕獲的食材,再 加入野菌、根類菜,及自家曬的乾貨;有時是蘿 蔔、野菜乾。「今天煲的是普通野鳳凰。但你不 能飲,今晚要先吃解藥排毒。野鳳凰的溫性會減 低『水艷楊花』的療效。只可吃那條鑽石鯽。」 踏入小屋進口,竟然是個無窮無盡的「玄 關」。一條長廊看不到盡頭,只見廊尾一道白光。 嚇一跳。「哇,這長廊不是入屋的?去到哪 裏?」小小的屋怎會有這麼長的走廊? 又奸笑:「直到永遠。」 原來,那只是一個作弄人的Design視覺效 果。長廊盡頭有天窗的光,側面又有門口通西面 的長廊,光線令人看不見盡頭。 「咁玩法叫你搓麻將咩,食大四喜。」 盡頭不是唯一的入口,玄關中途還有其他門 口,像正常的屋。這設計有點日式風情,「你飛 過去東瀛住嗎?」 lG@littleinkspot 香港常被稱為「文化沙 漠」,然而,近幾十年新一代 香港人對藝術的熱情高漲, 文化發展或許將成為香港未 來的重要產業。 我從事創意藝術工作, 常有朋友問我,怎樣才能更 好地欣賞藝術?其實欣賞藝 術並沒有所謂「正確方法」, 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 式。藝術本身未必是興趣的 根源,但藝術界發生的事往 往能反映社會現象,我們可 以從這個角度切入,理解文 化藝術的深層意義。 不過,也有朋友坦言對 視覺藝術缺乏自信,無從入 手。我想分享一個簡單的思 考框架——將藝術不同面向 比作「東南西北」四個方位。 北:藝術的 視覺之美。自古 以來,人類就用 雙手創造視覺上 令人愉悅的作 品。 東:藝 術的自我表 達。藝術 是情感的載 體,創作者通 過作品的視覺效 果,傳遞個人思想 與情緒。 南:藝術的市場價 值。某些作品因稀缺性或 製作難度高,在市場上價格 高昂,甚至成為金融資產。 西:藝術的身份象徵。 藝術有時成為社會地位的標 誌,擁有某件作品能彰顯品 味與財富。 藝術品大致環繞這四個 大方向循環不息,每個方位 各有不同比重。例如有些作 品主要是布置,沒有深層意 思。有些作品因為市場需 要,價格高昂和出名,卻藝 術性不強。有些前衛的作品 當下未為市場受落,身價不 高,或予人感覺沒有美感。 我們不妨從這四大方向把藝 術品分類,我認為這是一個 非常有趣而簡單的遊戲。 藝術並非高不可 攀,它可以是視覺享 受、情感表達、投資 工具或社交話題。 重要的是找到屬 於自己的入口, 慢慢探索,或許 未來不僅能「搵 錢」,還能在文 化中找到新的 可能性。 散策慢行 生活像萬花筒般精彩 張諾 百無禁忌 創意就是突破常規 楊志超 阿碌開咪 精彩人生自己創 曾智華 連載小說 現實世界,有強權,冇公理! 所以,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個國家都知,要 生存,就要強化自己軍備。問題在,投資軍備乃 一場高度昂貴的燒錢遊戲。中國當年一窮二白, 真真正正窮到褲穿窿(我輩「有幸」真正目睹外, 更要頻頻著大量衫褲返內地接濟親戚),咁點花 錢搞軍備? 你喜唔喜歡毛澤東都好,佢在當年就是有 這種大氣魄大視野,強調——寧要核子,不要 褲子(何其生動的形容)! 佢講時,小弟還是在童年期,無法領略箇 中要義。但飽經戰亂及曾被日本人和英國人 「踢蘿柚」的上一輩,完全認同支持,覺得只有 如此,中國人才有機會不再任人凌辱。 中國咁諗,當然,「友好國家」包括北韓及 蘇聯也咁諗,於是齊齊窮到冇飯食都要研發核 子彈,以保護自己。 二次大戰後,世界基本和平咗半世紀,但 ⋯…近年又來喇,嚟乜?就是各國只顧自己 利益(睇你企邊,冇乜黑白對錯),又開始互相 恫嚇。你冇核武就大鑊,你睇睇早幾年的伊拉 克、阿富汗,近年的烏克蘭、巴勒斯坦,最近 的伊朗,真係畀人玩到殘都冇乜得還手。 點解美國唔恰中國、俄國、北韓?同你有親 乎?當然是美國佬自己身嬌肉貴,唔敢攬炒,故 才「搵食行遠啲」。 再睇盤局,「儍佬特」也是被心狠手辣的納坦 雅胡玩殘,牽著鼻子走。 小弟唔喜歡特朗普,但深信佢根本唔想戰爭, 只純愛威,生意佬本色,想我先發大財再益吓你, 做其世界大佬,就咁簡單。 點知遇上「狐狸納」,逼到儍特唔落水參戰唔得, 簡直將呢個「世界最有權力的人」玩弄股掌中,論玩Dirty Politics,納坦雅胡絕對是無賴之霸! 創科時代 說好中國故事 黃秉華 徐蒝 故事簡介:咸豐年食林年輕「刀神」發廚神夢。 中國科技有一個難忘時刻,當時周恩來宣 布消息時,要大家靜一靜,說:「大家可不要 把地板震塌了呀!」 美國情報評估美軍轟炸並未能打擊伊朗核 設施,「濃縮鈾庫存和用來提煉的離心機幾乎 無損」。白宮駁斥,美軍行動已消滅「伊核」。 當然,這類新聞照例被特朗普評為假新聞。今 次事件尤為惡劣,事關「大水沖倒龍王廟,自 己人打自己人」,究竟大家相信專業的軍方評 估,抑或繼續支持特朗普「斷估」呢?考驗大家 智慧。 核彈製造有幾難?1955年初中國高層決定 自己製造原子彈(原子彈屬核彈的一種,但不 是全部),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第一 顆原子彈在西部地區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兩 個小時後,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來到 人民大會堂,接見參加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全體人員。周總理把消息告訴大家,全場哄 動,所以以文首提到震撼的一幕。 中國自主研發核技術成功,不是那一刻 「踩爛地板」咁簡單,重點是繼1960年「東風一 號」導彈成功之後,另一「彈」的出現,加上衛 星這一「星」,中國合成「兩彈一星」,這不單關 乎科技,也是國家安全的必要基礎設施,從此 保證中國主權不受外國勢力的動搖。 今天目睹了國際強權真面目,明白沒有 「彈」沒有「星」,便不會有日後中美建交,也爭 取不到俄羅斯的友好。 我們在乎中國科技崛起,無病呻吟的,我 們只能人道地予以同情。 幸運星座:水瓶座 誕生花:石玫瑰 幸運顏色:棕色、米色 幸運數字:3、8 ——金庸(香港作家) 筆可思意 坎坷過後有艇搭 黃庭桄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6月30日是聯合國「國際小行星日」,透過科 學講座、觀測活動和科普宣傳,呼籲加強小行 星監測與防禦技術研究。這一天紀念1908年一 顆小行星在空中爆炸,摧毁了西伯利亞通古斯 2000平方公里的森林。 B4 花樣 副刊 01.07.2025星期二 圖:小墨( ) 改變 世界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