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_05_2025星島日報(歐洲版)

16-18.05.2025 星期五、六、日 A4 歐洲新聞 氣候變遷 「偷走」 睡眠 氣候變遷致全球氣溫攀升,嚴重衝擊睡眠質量——研究顯示, 人類年均睡眠已較以往減少44小時。科學家疾呼,人類需要學習 適應之道,如沖涼水澡、減少咖啡因與酒精攝取。 ▍本報訊 ▍ 人腦對高溫敏感,體溫升高易啟 動壓力反應,干擾睡眠。法新 社報道,學界正積極尋求協助身體 適應高溫、改善睡眠的機制。《睡眠 醫學》期刊2024年文獻回顧指:「氣 候變遷與都市化引發的高溫,對全 球人類睡眠構成威脅,影響健康與 福祉。」 《同一地球》期刊2022年研究顯 示,21世紀前20年,人類年均睡眠 已較以往減少44小時,與氣溫上升 相關。哥本哈根大學學者.邁納預 測,至2099年,全球暖化恐使每人 年損50至58小時睡眠。該研究數據 源自68國逾47000人。邁納強調: 「亟需干預研究與實地實驗,促進適 應,維護睡眠在酷熱世界中的修復 力。」 腦中調控體溫與睡眠的神經元 緊密關聯,降低核心體溫是提升睡 眠質量之鑰。巴黎西岱大學研究員 索維稱,身體適應高溫有其代價, 如流汗增多需補充更多水分,且有 極限。熱浪期間,調整活動、作息 及衣著至關重要。但他認為人類 「耐熱度可能高於普遍認知」,引述 研究指室溫達28攝氏度仍可好眠。 他挑戰「臥室必須18度至20度」的迷 思,建議輕便衣物、薄被單及良好 通風有助因應高溫,「總開空調將無 法適應環境。」 跨學科生物學研究中心神經科 學家蘭西拉克則指,超過攝氏28 度,「情況更複雜」。長期缺覺會 擾亂身體恢復,短期致嗜睡、疲 勞,增意外風險;長期累積睡眠 「債務」,影響代謝,增肥胖、糖尿 病、心血管疾病甚至阿茲海默症風 險,並損及抗壓性與心理健康。 為在高溫下睡好,蘭西拉克強 調「注意睡眠敵人」。睡前宜沖涼水 澡(非冰水),少碰咖啡等刺激物, 限制酒精;建議運動後避泡熱水 澡,日間最熱時小睡(下午2點前, 30至40分鐘)助減緩睡眠不足衝擊。 除了氣候變遷,日常塑膠製品 中的化學物質可能也正影響人類的 睡眠。挪威科技大學(NTNU)最新 研究指出,潛藏在傢具、玩具甚至 醫療用品的化學物,能干擾人體晝 夜節律,使生理時鐘最多延遲17 分鐘。此延遲恐增睡眠障礙及糖尿 病、癌症等健康風險。 生物學家團隊關注化學物對腺 苷受體的效應,此受體傳遞調節晝 夜節律訊號,告知身體何時清醒。 實驗發現,塑膠化學物會「活化」 腺苷受體,阻礙訊號傳遞,視劑 量不同,可使生理時鐘延後9至17 分鐘。研究作者比較此效應與咖啡 因,雖結果相似(使人清醒),但咖 啡因是「去活化」受體。 主要作者、挪威科大教授瓦格 納向《衛報》表示,此影響雖不如咖 啡強烈,但衝擊細胞反應更快,即 使僅15分鐘延遲,對精密調控的生 理時鐘也是「一個顯著的轉變」。 團隊指,仍需更多研究了解塑 膠對生理時鐘的全面影響並確定元 凶化學物。此次研究用的是塑膠萃 取物,代表「化學物質遷移的極端情 況」,未來需進一步確認真實世界暴 露的實際效應:「塑膠的設計與生 產必須根本轉變以保安全。減少塑 膠中化學物的種類和危害,可降暴 露,減輕公共衛生衝擊。」 丹麥政府正在考慮解除維持了 40年的核電開發禁令,以增強本國 能源安全。如果解禁核電,意味著 這個北歐國家能源政策發生重大轉 變。 丹麥《政治報》報道,氣候、能 源和公用事業大臣奧高透露,丹麥 政府將分析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等 新型核電技術的潛在益處,預備明 年發布相關分析報告。「光有潛力還 不夠,我們還需了解啟用這些技術 對本國社會意味著甚麼。」他在採訪 中說。 歐洲各國因能源結構與需求的 不同,在發展核電問題上立場分 化明顯。歐洲聯盟兩個最大經濟體 中,德國2023年關閉最後三座核電 站,正式告別核電時代;法國則長 期以核電為首要電力來源。 丹麥1985年決定放棄發展核 電,近年來著力於發展風能、生物 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按照 奧高的說法,即使重新開發核電, 也不會使用傳統核電技術。 2005年,丹麥對鄰國瑞典關閉 巴舍拜克2號核電站的舉措表示歡 迎,這座核電站與丹麥首都哥本哈 根就隔著一道厄勒海峽。 過去10年間,瑞典陸續關閉更 多核電站,但本屆政府採取堅定支 持發展核電的立場,正尋求增加核 電產能。 正在羅馬參加網球公開賽的男 子網壇世界第一、意大利球手辛 納,14日與新教宗良十四世在梵蒂 罔進行私人會面,並向這位熱愛網 球的教宗獻上一支球拍,場面溫馨 又充滿幽默。 23歲的辛納當天與父母一同前 往梵蒂岡,在保祿六世大廳旁的房 間內,獲得這場「教廷特別觀眾禮 遇」。據梵蒂岡官方媒體「梵蒂岡新 聞」發布的視頻,辛納先將球拍獻 給良十四世,隨後更遞上一顆網 球,半開玩笑問教宗:「要不要來 一場?」 良十四世環顧房間,笑答: 「這裏會弄壞東西,最好還是不 要!」語帶風趣,展現親民一面。 一名記者早前問教宗是否有意 參與慈善網球賽,良十四世幽默回 應:「千萬別帶辛納來!」以辛納 (Sinner)這個帶有「罪人」之意的姓 氏雙關自嘲,更顯得風趣可親。 辛納此行亦由意大利網球協會 會長比納吉陪同,後者更代表全體 成員向教宗頒發榮譽會員證書,場 面隆重而溫馨。接待會場也陳設了 辛納去年助意大利連續第二度奪得 台維斯盃的冠軍獎座。辛納還表 示,願意趁著意大利公開賽期間未 出賽的空檔與教宗打球。 辛納經歷三個月藥檢禁賽後, 近日剛重返網壇,並強勢參戰於距 離梵蒂岡不遠的佛羅.伊塔利科球 場舉行的賽事,希望能成為1976年 以來第一位把這項比賽冠軍獎盃留 在羅馬的意大利球手。他在新聞發 布會中表示,能與喜歡網球的教宗 會面,感到非常榮幸,並稱「運動 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是很 美的一件事。」 良十四世原名普雷沃斯特,剛 從樞機主教當選為天主教新領袖, 亦成為史上首位來自美國的教宗。 他將於18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就 職彌撒,屆時將有多國元首及王室 出席,與辛納出戰決賽撞期。 西班牙與葡萄牙在4月28日發生 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停電,交通、通 訊、網絡、商業與金融全面癱瘓, 影響5500萬人的生活,約12小時後 才恢復供電。官員表示,事件源頭 為格拉納達一處變電站突傳發電損 失,幾秒後,巴達霍斯、塞維利亞 也接著故障。 路透社報道,西班牙能源部長 阿格森14日告訴國會議員,最初的 這3起事件肇因尚待釐清,但它們 總共導致2.2GW(百萬瓩)的發電損 失,引發一連串電網斷聯事件。 針對這次大停電,目前還有幾 項調查還在進行,但這是西班牙當 局首度點出特定源頭。阿格森表 示,確認停電成因需要時間,問題 看起來很複雜,可能沒有簡單的答 案。政府也在調查業者在大停電前 幾天通報的波動情形,目前正在探 討電壓過高導致發電損失的可能性。 阿格森並表示,調查人員已排 除電網營運商「西班牙電網公司」 (REE)遭到網絡攻擊、供需失衡、 電網容量不足等因素。 由於停電當時西班牙的再生能 源發電量高達70%,其中59%為太 陽光電、11%為風電,引發外界質 疑「再生能源比例過高」是造成電網 系統不穩、進而引發停電的主因。 向來捍衛核能的西班牙右翼反 對黨「人民黨」因此更加鞏固「再生能 源無法確保穩定供電,將增加國家 能源安全風險」的理論,黨魁費霍近 來砲火全開,猛攻左翼聯合政府主 張的「能源轉型」策略,甚至在國會 提出「聲明案」,要求放棄2019年與 能源公司議定的廢核計劃,延後西 班牙預定在2027年至2035年間逐步 關閉5座現役核電廠的時程表。 費霍還要求西班牙總理桑切斯 為大停電所造成的混亂引咎辭職。 致體溫升高 人類年均少睡44小時 網壇名將辛納贈送新教宗球拍 丹麥擬發展核電 解除40年禁令 西葡大停電源頭找到 成因仍待查 ■睡眠質量引關注。圖為人們在「世界睡眠日」集體睡覺。 路透社資料圖片 ■辛納與新教宗良十四世會面,並 贈送球拍。 路透社 法國南部小城塞特近日發生 離奇意外,一名12歲男童在跳蚤 市場以1歐元買下一顆看似「玩具 手榴彈」,結果拉開引信後竟當場 爆炸,導致男童手部、眼睛與腹 部多處受傷,所幸傷勢並不嚴重。 綜合媒體報道,男童與母親 在當地跳蚤市場逛街時,向一名 59歲男子購買這枚被誤認為玩具 的手榴彈。據了解,該物其實是 一種「石膏訓練式手榴彈」,通常 用於軍隊訓練,內含少量火藥 與藥劑,一旦拉動引信真的會爆 炸,仍具一定危險性。 男童將引信拉開後,手榴彈 瞬間爆炸,衝擊力強到當場震暈 他。救援人員隨後趕抵現場,發 現男童的眼睛、腹部與手部皆有 擦傷,但並無生命危險。賣家事 後表示,他一直以為那只是一個 玩具,並無惡意。賣家過去並無 前科,目前已被警方傳喚了解情 況。 此事也讓當地跳蚤市場監管 鬆散的問題再次浮上檯面,該處 商品來源不明、標示不清,加上 二戰遺物頻繁流入,儘管充滿尋 寶樂趣,但也容易引發消費風險。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簽署最 新「飼養寵物禁令」,明確禁止民 眾在家中飼養包括大象、獅子、 老虎、長頸鹿、河馬、企鵝、 狼、熊等在內的120餘種野生動 物,同時禁止將鯨魚、鯊魚等海 洋生物作為寵物。新規還覆蓋部 分常見動物,如貓頭鷹、鴕鳥、 特定海龜、毒蜘蛛及蛇類等。 《今日俄羅斯》網站報道,新 規將於今年9月1日正式生效,持 續實施至2031年9月1日。違規飼 養上述動物的人將面臨動物被沒 收及其他嚴厲處罰,包括最高100 萬盧布罰款或4年監禁。此外,動 物園、馬戲團及海洋館等專業機 構仍可依法飼養上述動物。 俄律師哈明斯基表示,近年 來社交平台上頻現私人飼養獅 子、狼等猛獸的視頻,部分動物 與主人同吃同住,但此類行為存 在極高風險。「野生動物可能隨時 攻擊人類,不僅危及飼養者,更 威脅鄰居和兒童的安全。」哈明斯 基警告稱,私自飼養野生動物易 導致過敏反應、皮膚病等衛生問 題。 買 「玩具手榴彈」 男童一拉真炸了 俄新 禁規 私 9月自起養生猛效獸 西班牙南部小城瓜代拉堡一 處化學品倉庫14日起火爆炸,現 場濃煙滾滾。有關部門向近8萬居 民發出「居家令」,要求人們留在 室內。 瓜代拉堡約有7.7萬居民。法 新社報道,當地緊急服務部門當 天下午接到報警說瓜代拉堡一處 工業園冒出黑煙,隨即疏散園區 內人員,並要求瓜代拉堡居民「關 閉門窗,以防止濃煙進入⋯⋯並 留在家中」。 美聯社援引西班牙媒體報 道,涉事企業是一家分裝和分銷 化學產品的公司。該公司網站介 紹,其在工業園內佔地約1.1萬平 方米,包括一個大型倉庫。 瓜代拉堡市長孔特雷拉斯介 紹說,火災起源於一處化學品倉 庫,「顯然」由一個「劇毒」產品儲 存罐「起火」引發,「我們被告知, 危險已不復存在,因為儲存罐已 完全燒毀,因此這種(有毒)物質 也不復存在。」 化近 學 8萬品人倉被庫迫起居火家 亟需干預研究與實地實 驗,促進適應,維護睡眠在 酷熱世界中的修復力。 學者 邁納 法國再爆涉及加密貨幣富豪 的綁架案——知名加密貨幣交易 所Paymi um首席執行官(CEO) Pierre Noizat的女兒及其外孫13日 在巴黎街頭險被綁匪擄走,幸好 事主當時奮力反抗還放聲驚叫, 引起途人拯救,才未被綁架。 綜合《巴黎人報》、法國24台 等報道,4名匪徒乘坐一輛白色客 貨車停在巴黎第11區街頭路邊, 其中3名蒙面男子跳下車,企圖將 正在散步的Pierre Noizat的女兒和 外孫捉上車擄走。從網上視頻可 見,事主及孩子倒在地上,蒙面 匪徒試圖將兩人拖上白色貨車, 婦人高聲求救,並作出奮力反 抗,警方指她還奪走綁匪手中槍 械並投擲至一旁,之後有途人挺 身而出,手持滅火筒當武器,迫 使蒙面匪徒逃走。見事情敗露, 匪徒坐車逃離現場。 法國今年至少已發生3宗涉及 加密貨幣圈的綁架勒索案。5月 初,巴黎警方解救了一位加密貨 幣企業家的父親,該受害者因與 一起涉及700萬歐元的綁架陰謀有 關而被囚禁數日及切去一根手指。 年初時,知名加密硬件錢包 製造商Ledger的聯合創始人David Balland在法國中部住所被綁架, 遭劫持直至1月22日晚,警方通過 專項行動成功將其解救。 針對加密貨幣界的富豪綁架 勒索案,法國內政部長勒塔約 已邀請業界商討防範方法。 綁匪巴黎街頭擄人 富豪家人避過一劫 ■西班牙大停電,馬德里街頭商業 活動幾乎全面喊停,服務人員在門 口發呆聊天。 中央社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