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_04_2025星島日報(歐洲版)

B2 中國時事雜誌 如何討好AI成為如今求職者 群體中討論最熱鬧的話題之一。 AI面試在近兩年得到了廣泛應 用,越來越多企業將其作為初篩 應聘者的手段之一。不過,在這 個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爭議: AI面試是否真的高效、公平?企 業是否應該依賴AI面試?作為一 個新鮮事物,更多壓力給到了求 職者,如何討好AI成為如今求職 者群體中討論最熱鬧的話題之一。 王爽參加的是河南某股份制 城商行的秋招AI面試,一共4道 題,每道題有30秒的思考時間以 及2分鐘的作答時間。據王爽向中 新經緯介紹,AI面試題目類型以 即興表達題目為主,比如在過去 學習、實習經歷中,最考驗耐心 的事是哪件?你是如何做的?內 心感受是甚麼? 王爽要做的是對著螢幕回答 這些問題,不過,她並不擔心自 己能不能回答上來這些問題,因 為在此之前,她已經通過各種渠 道整裏出了一份AI面試題庫。「AI 面試問的都是半開放的問題,網 上已經總結出了詳細的答案,有 經驗的同學告訴我,絕大多數AI 面試的題目都是原題。」 實際情況亦是如此。4道題 目,王爽提前都準備到了,但她 並未因此而感到輕鬆。「對著螢幕 超級緊張,比真人面試還緊張, 整個過程,我沒辦法固定自己的 目光,也沒辦法不說語氣詞、 口頭語,更是不停有摸臉等小動 作。總之整個過程很難受,不像 面試,像演獨角戲。」面試結束 後,王爽被有經驗的同學告知, 面試過程中的小動作、眼神閃 躲、結巴等,都極有可能被AI認 定為緊張。但在準備階段,王爽 並沒有認真練習這一點。 收到HR發來的辭退通知,面 試偽裝成「社交牛逼症」(以下簡 稱「社牛」)的孫悅傻眼了。剛畢業 的孫悅曾經面試了很多家公司, 但屢次因為話太少、存在感太低 而被面試官忽略,後來孫悅特意 避開需要群面的工作,找了一家 小公司,與面試官一對多交流, 表現得跟平時判若兩人,當場收 穫了面試官「敢闖敢為」的讚語。 當天晚上,孫悅就收到了offer。 然而,入職之後,在開放的 社交環境下,孫悅「社交恐懼症」 (以下簡稱「社恐」)的真實性格逐 漸暴露:一個人吃飯下班、每天 跟同事的交談不超過5句、工作 沒能及時溝通⋯⋯讓領導大失所 望。5天的試崗後,孫悅被勸退。 澎湃新聞報道,和孫悅經歷 相似,張蕾也是個被迫表演「社 牛」的「社恐」年輕人。她在面試時 侃侃而談,把面試官侃暈了,最 終獲得了offer,薪資漲了20%。 然而表演「社牛」的年輕人, 隨著與同事交往深入,一般都 很難偽裝到底。他們往往被老 闆識破後辭退,即使沒有,也長 期處於擔憂自己將被勸退的焦慮 中——這幾乎是偽裝者的共同命 運。 張蕾也沒能例外。收到offer 以後,她的第一感覺不是開心, 而是擔心。離正式入職的時間越 近,張蕾的焦慮就越嚴重,「入職 以後,老闆發現我並沒有面試中 『表演』得那麼優秀,最後把我勸 退怎麼辦?」 像孫悅和張蕾這樣,原本社 恐,但為了面試成功,偽裝「社 牛」的年輕人,在職場中為數不 少。他們中的很多人很快就裝不 下去,遭遇了職場失敗,也有一 些人偽裝成功,在職場中勉力維 持著「社牛」人設。 掿寛긖雨䧯ⲍ 獘䚒⣷鎥獘朙 「嬡澶☭긖雨ꉝ糮䒠」 篺潍菴寚阨㟳"* 上海市中心的一家青年旅舍 裏,吹風機單調的嗚嗚聲和食物攪 拌器刺耳的旋轉聲不絕於耳,空氣 中散發著辛辣方便麵的味道,23歲 的伊森.易(音)在琢磨著生活之難。 「為甚麼我一個本科生找不到工 作?」坐在旅舍共用休息室裏的易先 生失望地問道,他剛花了一整天時 間面試工作崗位,但毫無所獲。「為 甚麼都是只賺三四千的來找我,有 時候覺得怎麼這麼難?」 紐約時報中文網報道,中國各 地的廉價旅舍裏都有人在問這個問 題,這些旅舍已成為在大城市裏碰 運氣的年輕人的避難所,他們在接 二連三的面試後需要找個地方休 息,為下一個建立聯繫的會面制定 行動計劃,或再投一份簡歷。 在易先生住的「一起一起」青年 旅舍,新入住的人在網上瀏覽著招 聘廣告,牆上的地圖標記出上海小 籠包最好吃的地方。正在給父母打 電話尋求建議或安慰的應屆畢業生 對於牆上為當地喜劇節目做廣告的 海報基本視而不見。 許多住客都是滿懷希望地來到 這裏。易先生從湖南的老家第一次 來到上海,很高興地看到這座城市 裏有許多外國人,因為他想從事國 際貿易或翻譯工作。他在一個周六 到了上海,但到了周一晚上,他已 經灰心喪氣。那天上午在一家初創 公司的面試幾分鐘就結束了。幾小 時後,他收到了另一家公司的回絕 通知,他在來上海前已在網上面試 了那家公司。他的期望薪資是每月 至少7000元,略高於上海的平均水 平,但找到這麼高薪資職位的可能 性似乎很小。 這種旅舍之所以有必要,部分 原因是中國白領就業市場競爭異常 激烈。最理想的機會仍集中在上海 或深圳等少數大城市,儘管全國各 地的大學和大學畢業生的數量猛 增。後者的過剩意味著,不願意去 外地面試並自己支付旅行費用的候 選人可能很容易遭到淘汰。 中國的就業競爭已變得更加激 烈,一些已經找到工作的年輕人因 為薪資太低,付不起長期租房合約 的押金,或因為害怕突然被解僱, 都不敢簽長期租約。 這種競爭也給植燕然(音)帶來 了沉重的壓力,她一天前從江西老 家來到上海,住進了這家旅舍。到 達的當天,植女士有三輪面試,第 二天又有兩輪,她面試的是人力資 源職位。沒有面試安排時,她一直 在繼續提交新的申請。 儘管如此,植女士說,她覺得 自己落在了她研究生同學的後面, 他們畢業前很早就開始找工作了。 她是今年6月畢業的,過了兩個月才 開始找工作。但植女士堅持說,那 已經是很長時間了。「現在找工作很 難啊!」 應聘者們幾乎都會使用一些自 我包裝的小「手段」來提高面試成功 的幾率,但當應聘者開始「無中生 有」各種技能和項目經歷時,就已經 在為offer拱手讓人埋下伏筆。 在面試中,應聘者親身參與了 每一個環節的項目經歷都不一定招 架得住面試官的「奪命連環問」,更 別說那些虛構的部分了。面對面試 官越來越細節的提問,你只能遮遮 掩掩、答非所問。 心虛的應聘者還會忍不住想像 謊言被當場揭穿後的難堪,加重緊 張和焦慮的情緒。在這樣的高壓狀 態下,負責提取記憶的海馬體最擅 長罷工。 面試官問出了你早已提前準備 好答案的問題,可坐在面試現場腦 袋空空的你,連那些為了應對無話 可說背得滾瓜爛熟的範本、套話, 都忘得一乾二淨。你就像過年期間 負載過高的DeepSeek,深度思考之 後的結果,是「服務器繁忙,請稍後 再試」。 在發放offer前,公司一般會先 進行背景調查,核查應聘者的教育 經歷、工作時間、具體崗位、工作 職責、薪酬水準、社保繳納記錄等 硬性條件。那些編造的工作經歷, 只要一個與相應公司核實的電話輕 輕鬆松就會被擊潰。 即使應聘者僥倖通過了公司背 調並拿到offer,也需要度過試用期 才能轉正。在真正上手工作後,很 可能就會發現當初在面試中誇大的 技能和虛構的項目經歷才是崗位所 需要的核心能力。 其實,與崗位和職業的匹配度 越高的員工,對工作的滿意度和獲 得的績效也會越高。與這個崗位毫 無關係的應聘者,要麼還沒熬過試 用期就會主動辭職,要麼無法通過 轉正答辯,說不定還因此錯過了黃 金求職期,浪費了應屆生的身分。 就算熬過了試用期順利轉正, 還有公司的月度、季度、年度考核 在前頭等著那些弄虛作假的應聘者 栽跟頭。在某策劃公司的年底評估 中,剛入職不久的趙某就被發現實 際工作能力和表現與履歷存在較大 差異,最終從公司提前「畢業」。 事實上,越熟悉崗位的應聘 者,越擅於在面試時證明自身與崗 位的匹配度。比起濫用各種包裝自 己的技巧,踏踏實實地熟悉個人經 歷、了解崗位需求,在積極的心 理暗示下,你會更加鬆弛地應對面 試,拿捏面試官。畢竟裝出來的「完 美人設」,一不小心就可能露出馬 腳。 「䪨䈰✑㝛곔◗」 մ䌑鼹☭喣麃귲䌑偳獘 比起那些善於在面試中「包 裝」自己的人,有些年輕人能夠 進入下一輪面試的概率很低, 為此,不得不苦學各種面試「通 關秘笈」。當到了面試現場,上 一秒還昂首自信背誦「滿分答 案」的,下一秒就在面試官的追 問下沉默無言。其實越是潛心 研讀社交媒體上各種所謂的面 試技巧,越有可能會害得年輕 的求職者們無效面試。 ▍本報訊 ▍ 除了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的外 貌,對面試結果影響最大的, 非應聘者的自我包裝技巧莫屬。細 品社交媒體中層出不窮的面試經驗 貼,從「大廠面試官喜歡的氣場」到 「春招面試高效速成法」,本質上都 在教授「自我包裝」技術。 自我包裝第一步,是讓面試官 一見中意。平均而言,在30分鐘的 面試中,面試官僅在4分鐘後就已經 對應聘者的去留做出判斷,之後的 交談不過是對這一判斷的進一步確 認。也就是說,從進門開始,你的 一舉一動就決定了會給面試官留下 甚麼樣的第一印象。 通常情況下,面試官更容易對 表現活躍、社交能力強的應聘者產 生好感,而第一印象越好,最終的 面試成績往往越高。 熟記套路「潤色」簡歷 大多公司採用的結構化面試形 式具有一定的套路性,讓應聘者描 述過去某個經歷的具體情況,以及 想像遇到某種假設情況時的做法, 是最經典的兩種提問類型。面試經 驗貼通常會總結「你為甚麼選擇我們 公司」等常見問題,提供「這個崗位職 責和我的專業、興趣愛好非常吻合」 答題金句,奉勸規避「面試官最反感 的N句話」等雷點,並授人以漁「適當 誇大」和「無中生有」的潤色策略。 比如,能夠運用Excel的SUM公 式、會給視頻添加字幕,就是「擅長 數據分析和剪輯」;有所耳聞但從未 實際參與的任務們,可以套上「在甚 麼情況下完成了甚麼任務,採取哪 些行動並獲得了甚麼結果」的STAR 面試黃金法則,編織進自己的項目 經歷,增添面試官的好感度。 技巧大多千篇一律 為了找到工作,應聘者在投遞 崗位時,往往不會局限地域、行業 或崗位。「海投」策略讓應聘者獲得 了更多的面試機會,但也削弱了他 們對於崗位的了解。可是否能夠被 錄用,其實取決於應聘者面試表現 與崗位的匹配程度。 即使完美契合崗位描述還不太 夠,面試官心中早已暗藏了一個難 以捉摸的「理想型」,他可能是面試 官手下多個實用牛馬的優勢拼盤, 也可能帶著面試官對新鮮牛馬個性 和能力的遐想。此外,要集中精力 與一大群精心自我包裝過的應聘者 打交道,對面試官來說也是一個不 小的挑戰。雖然應聘者的所言所行 會被暫時儲存在大腦的工作記憶 中,但屈服於有限的容量,面試官 很難記得清每個人的具體表現,你 毫無特色的程序化回答,可能連曇 花一現的機會都沒有。 當你成為第十個說自己的缺點 是「不懂得拒絕別人」的應聘者時,面 試官沒有當場皺眉,已經是對你最 大的尊重。 比起機械地背誦模版和套話, 如實講述自己參與項目的經歷、坦 誠承認缺點的應聘者,反而可能因 為真情流露,在面試官爆滿的工作 記憶中佔據一席之地。實踐證明, 當你在使用技巧時忽視了「深入了解 崗位需求,適時融入實際經歷」的核 心要義,再精巧的自我包裝,也難 逃「萬金油」的本質。 事關崗位匹配度 謹防過度包裝 ■年輕人就業競爭激烈。圖為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一校區體育館內,學生向企業代表諮詢就業崗位信息。 新華社資料圖片 ■應聘者在2025南京新春首場綜合 招聘會上面試。 新華社資料圖片 「긖雨璔看」 㑂䡻䌑鼹寛舕脢 傳授自我包裝技巧「適當」誇大無中生有 海投策略讓應聘者獲 得了更多的面試機會,但 也削弱了他們對於崗位的 了解。 盤點面試常犯錯誤 不夠了解面試的工作領域 發送電子郵件附件 穿印花T恤衫去面談 視頻面試時寵物跳進畫面 第一次見面就討論薪資 在個人帳戶資料中用寵物、孩子 或照得不好的照片 未及時回電郵 把事業生涯願景放在簡歷最前面 向企業展示古怪的「創造力」 發送視頻形式的簡歷 未能提供個人資料鏈接 面談期間大口吃東西 活力不足 男生忘刮鬍子 簡歷過於冗繁 過早抵達現場 應答太籠統 沒帶簡歷打印件 求職信和簡歷裏有筆誤 有口臭 故事講得不夠精彩 憤世嫉俗 傲慢 24.04.2025 星期四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