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筆記 燕麥是被公認為營養價值豐富的 食物,當中原片燕麥是在燕麥去殼蒸 煮後滾壓所製成,快熟燕麥則蒸得更 透及壓得更仔細,使它更容易吸收水 分,即食燕麥片再比快熟燕麥片切得 更薄、更仔細,所以只要沖泡熱水 即可食用。三者的熱量、蛋白質、脂 肪及纖維很相近,不過口感及消化速 度就有分別,由於即食燕麥片被切得 很細小,故最容易被消化,其口感較 柔軟似糊狀,較適合消化不良人士食 用,但同時亦因其消化速度較快,使 其升糖指數比原片燕麥高出不少。 原片燕麥保留了較完整的結構, 口感較有嚼勁,適合不大喜歡糊狀食 物的人士食用,升糖指數亦更低,更 適合關注血糖人士。 燕麥糠是燕麥採收後脫殼後的麩 皮(外層)部分,蛋白質及纖維含量比 原片燕麥高,不過其纖維量比原片燕 麥更高,故容易消化不良、胃痛、胃 氣脹等人士需慎食!很多朋友不習慣 燕麥的味道,故加入煉奶、蜜糖或砂 糖等增加甜味,卻不知不覺間加入了 額外糖分及熱量。以2湯匙作比較,砂 糖的熱量是三者中最低的,但礦物質 含量亦是當中最低的。煉奶是加入了 糖分的奶類,其礦物質含量包括鈣、 鉀、鎂、磷等都是三者中較高的,它 的蛋白質亦比蜜糖、砂糖為高。 蜜糖所含的糖分較多是果糖,由 於果糖的相對甜度較高,使蜜糖比砂 糖甜上25%。雖然它的熱量、糖分均 比砂糖高,但保留下來的礦物質比砂 糖多。 根據2 0 1 7年一項科研報告指 出 , 蜜 糖 含 有 多 種 黃 酮 化 合 物 (Flavonoids)、多酚(Polyphenols)等抗氧 化營養素。不過,蜜糖依然屬於高升 糖指數的食物,額外的糖分攝取依然 會在身體轉化成脂肪儲存,它的礦物 質含量並不能滿足人體每天所需,所 以不論是煉奶、蜜糖、砂糖都應該少 吃為妙,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更需慎食。 坊間流行「啪骨」、「正骨 復位」、「整體矯正術」等,但 「Lock頸」而導致傷殘甚至死亡 的案例越來越多。脊醫強調,頸 椎及脊骨是人體重要部位,任何 不當操作都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據香港2023年的相關醫學研究顯 示,頸椎錯位不僅導致常見的頸 椎痛和手麻現象,有時還會引發 視力受損或暈眩等後 遺症。 文:衛兒 部分圖片:資料圖片 香港執業脊醫協會前主席朱君 璞脊醫表示,曾有真實個案中的男士 因一趟泰國之旅,進行了一次普通泰 式按摩,竟然令左眼永久失明,更險 些中風。事主在按摩過程中曾被「Lock 頸及啪骨」,導致頸動脈撕裂,之後 治療金額更高達60萬港元。 朱君璞明言,脊醫強烈反對非 專業人士進行頸椎矯正。他指出許 多無牌行醫人員因不當操作導致患者頸椎嚴重受 傷。脊醫在治療前會進行詳細檢查,包括診斷X 光片,以確保治療安全性。據2023年《自然》內的 醫學報告指,脊醫進行100萬次矯正後,嚴重副 作用發生率極低,這得益於脊醫的專業評估和規 範操作。他提醒市民,選擇按摩服務時應謹慎, 避免接受「Lock頸」等高風險操作。若出現頸椎不 適,應尋求專業脊醫或醫生的幫助, 切勿自行或讓非專業人士進行矯正。此 外,據牛津大學的病歷顯示,曾有患者 因視力問題接受脊椎神經科治療後,症 狀得以改善,進一步證明脊椎健康與視 力的密切關係。 處理骨骼或肌肉等痛症不適, 可通過手法治療將錯位的骨骼或關節 恢復到正常位置,常用於治療脫臼、 輕微骨折或脊椎錯位。此外,還可利用脊科矯 正術,它是一種綜合療法,通過調整脊椎、神 經、肌肉、骨盆等結構,改善身體平衡和功 能,常用於緩解慢性疼痛或姿勢問題。 研究也發現有助改善腦神經,長遠幫助紓 緩慢性病痛。然而,大前提是必須經由專業合 資格的醫護人員處理。 操作不當可大可小 某些部位勿亂動 啪骨時會發出聲響,原因是關節腔內氣泡破裂所 致,與治療效果無直接關係,故啪骨並非越大聲越 好。反而,若過度施力可能導致關節或軟組織損傷, 甚至中風。治療應由註冊專業人士根據患者情況來進 行,而非追求聲響。 事實上,有時候我們扭動頸部,或者手腳其他部 位亦有機會發出聲響,這同樣亦是因為關節腔內的滑 液含有氣體,當關節被拉開時,氣泡破裂而產生 了聲響。此外,肌腱或韌帶在骨頭上滑動時, 亦可能發出聲響;關節受到摩擦,處於不平滑 狀態時也可能產生摩擦的聲音。當察覺這些聲 響而又沒有疼痛或不適感,通常毋須擔心,但若伴隨 疼痛或腫脹徵狀,應盡快就醫檢查。 啪骨非越大聲越好 ‧伸展運動:定期進行全身伸展,特別是肩頸和腰部。 ‧熱敷: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在繃緊部位。 ‧按摩:可自行按摩或尋求專業按摩師。 ‧瑜伽或太極:幫助放鬆肌肉,改善身體平衡。 ‧充足休息:避免過度勞累,確保足夠睡眠。 ‧飲食調理: 攝取足夠鈣質和維他命D,有助保持骨骼 健康。 ‧減壓活動:例如冥想、深呼吸或散步。 如有疑問或不適症狀沒改善,建議諮詢專業醫生或 治療師意見。 放鬆骨骼/肌肉建議 脊醫 朱君璞 朱君璞強調,以下部位 需要特別注意,需避免過度 扭動或施力。 1 頸椎:過度扭動可能導致 神經受損或血管壓逼。 2 腰椎:不當扭動可能引發 椎間盤凸出。 3 膝關節:避免突然扭轉, 以免損傷韌帶或半月板。 4 肩關節:過度扭動可能導 致脫臼或肌腱炎。 5 手腕和腳踝:這些關節悿 較脆弱,故需要避免過度 施力。 暈眩 兼視力受損 輕率整脊 Lock頸 ■關節受到摩擦 而產生聲響屬正 常現象,但若伴 隨痛感及不適, 應就醫治理。 B7 ⣍䎚 ♂⺜㞂閑 副刊 11-13.04.2025星期五、六、日 在天津博物館中,藏有一 件鎮館之寶,堪稱國之重器, 被譽為「南北楚器之冠」,這就 是楚王盦悍鼎。 公元1933年九月,安徽省 壽縣朱家集(今屬長豐縣)李 三孤堆,發生了一件大事。當 時,由於一場大雨,將一座墓 葬封土衝開,有村民趁機盜掘 了古墓,並將盜掘的一批戰國銅器 偷偷運外地,進行倒賣。 雖然盜掘者行事隱秘,但畢竟 還是走漏了風聲。國民政府聞聽此 事,隨即派出專員追繳。不過,由 於這批銅器數量多,且多為重器, 除了少數尚未出手以外,多以分批 銷往平津兩地。 經過反復偵查,得知大部分銅 器被古董商李質彬購得。當時,李 質彬手中尚有一件重器,稱為「楚 王匜鼎」。 得知消息後,安徽省省立圖書 館館長陳東原先生將其購回,並帶 回安徽。 就在不少人以為這批楚器已經 基本追回時,辦案人員又得到消 息,原來在平津兩地仍有部分楚 器。 而且,其中最大的一件銅鼎重 達八十餘斤,上有銘文六十餘字, 已賣給了一位姓馬的富商。然而, 由於當時社會動盪,形勢錯綜複 雜,幾經嘗試也未能將文物追回, 就此斷了音訊。 此後,這件銅鼎幾經周折,歷 經多年後再次現身,藏於天津博物 館。它便是被譽為「南北楚器之冠」 的楚王盦悍鼎。 楚王盦悍鼎通高53厘米,腹徑 45.5厘米,附耳,直腹,三獸蹄形 足,有蓋,蓋上有環和三個變形的 鳥狀鈕,共有銘文66字,其中蓋銘 33字,外沿一周22字,蓋內兩行11 字。據銘文可知,該鼎系楚幽王所 鑄,銅料系戰爭繳獲的兵銅。楚幽 王,姓熊(銘文作盦),名悍,為戰 國晚期楚國王,楚考烈王之子,在 位時間約西元前237年—前228年。 有學者據《史記》考證,楚幽王 所贏得的戰爭,當為楚幽王三年 (公元前235年),戰勝秦魏聯軍一 事。 而這件銅鼎的鑄成時間,則是 楚幽王四年,即公元前234年。此 時,距楚國為秦所滅,僅有十年時 間。 楚王盦悍鼎出土地點,在安徽 壽縣,正是戰國後期楚國的統治重 心。相傳,當時一場大雨將名為李 三孤堆的土丘衝開,而土丘即為楚 王陵墓封土。就這樣,包括楚王盦 悍鼎、楚王匜鼎等楚國重器在內的 一批珍貴文物,慘遭盜掘和轉賣。 現藏天津博物館的楚王盦悍 鼎,是這批銅器中體型較大的一 件,而且有銘文六十六字,是研究 戰國晚期楚國歷史的珍貴文物,被 譽為「南北楚器之冠」。 另外,楚王盦悍鼎銘文的藝術 價值很高,尤其是口沿銘文更為典 型。其銘文並非範鑄,而是用刀刻 而成,行文自由而不生硬,線條、 質感形似竹簡,卻又勝於竹簡,是 典型的楚國書風,被許多書法愛好 者當作學習楚簡的參照。 三國時,華佗出生於一 個貧苦的家庭中,父母都是 老實巴交的農民,由於當時 周圍的許多人經常會因為患 病無法醫治,所以華佗立志 要成為一代名醫。 於是華佗開始傾心研究 各種醫書,經過華佗多年的 研究,最終也成為名揚四海 的一代名醫。後來華佗還發明了著 名的麻沸散,直到今天麻沸散還 在現代的醫學中起著不小的推動作 用。 當時只要有人請華佗看病,華 佗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患者 治療傷痛,當時的醫生並不像現在 一樣一利益為重,華佗的名聲也被 當地的許多人熟知,其中最著名的 橋段就是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這 也讓華佗的名聲越來越大。 曹操患有嚴重的人頭疼病,一 到下雨潮濕的天氣,曹操就頭疼難 忍。 這個疾病也一直困擾了曹操多 年,雖然找遍了周圍的名醫,同時 也用了許多藥品,但是卻始終都不 見療效。 一次聽到周圍的人說有一位名 醫名叫華佗,可以治療各種疑難雜 症,於是曹操便派人將華佗邀請到 自己的住所為自己治療頭疼病。華 佗在經過一番診斷之後首先是為曹 操開出了幾幅良藥。 當曹操吃了這幾幅藥之後,頓 時覺得渾身清涼多了,頭疼病犯 病的次數也越來越少,這可讓曹 操驚喜不已,為此曹操還送給華 佗許多金銀財寶來感謝華佗的精 心治療。 曹操是一個愛才之人,於是便 決定將華佗留在自己的身邊,可是 華佗這一生的願望就是為天下所有 的病人治病,而不是做某一個人的 專業醫生,於是就拒絕了曹操的邀 請。 之後華佗便回到自己的家鄉, 可是在這之後曹操的頭疼病又犯了 幾次,曹操也多次派人來到華佗的 家中邀請華佗,希望華佗能夠在次 來到曹操的住所為曹操看病。 在接到曹操的邀請後華佗第一 時間來到曹操的住所,在經過一番 診斷後華佗對曹操說「大王,你的 病已經傷及到了神經,需要做開顱 治療」。 這句話讓曹操感到震驚不已, 當時開顱手術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 個很陌生的辭彙。 一聽到開顱兩字,曹操問道 「如何開顱?」,聽到曹操的話華佗 從隨身攜帶的背包中拿出來一些工 具說道「就是把頭顱敲開,在腦子 裏面進行一些必要的手術」,這句 話令曹操大為惱火。 曹操是一個生性多疑的人,他 大聲的說道「你這個匹夫,你這不 是要害我嗎?在我的腦袋裏做手 術,那我還能活嗎?」。說完就派 人將華佗關在監獄中,由於得不到 及時的照顧,再加上各種刑罰,華 佗的身體越來越差,最終不幸死在 監獄中。 以上都是普通人瞭解到華佗平 生的基本軌跡。但是隨著時代的發 展,後漢書也逐漸開始被人們學習 閱讀,從後漢書上我們得知,華佗 並沒有這麼簡單。 後漢書記載當年華佗跟隨在曹 操的身邊,想要用醫術來換取一官 半職。 但是華佗一直跟隨在曹操身邊 多年,卻始終都沒能得到曹操的任 命,這也讓華佗感到十分不滿,在 這之後華佗便開始不斷的在曹操的 眼皮底下鬧事,而這一切都被曹操 看在眼裏,最終無奈之下曹操將華 佗處死。 華佗的死對於中國醫學界來說 是一大損失,當年的華佗為我們留 下了一些珍貴的醫書。 如果華佗不死,相信還能為我 們留下更多的醫學經典,而曹操並 不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有問題,反 而他卻認為自己殺死華佗是一個非 常正確的選擇。 明朝遺民為何對吳三桂的 反清之舉冷眼旁觀?答案或許 就藏在那段被歲月塵封的歷史 之中——只因吳三桂曾錯殺了 一位至關重要的人物,明朝的 末代皇帝——永曆帝。 歷史的長河中,總有些事 件如璀璨星辰,照亮了過往的 天空,卻也投下了難以磨滅的 陰影。 吳三桂,這位明末清初的歷史 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爭 議。他曾是明朝的遼東總兵,鎮守 一方,威風凜凜;他也曾歸降清 朝,為新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人物,在晚年 卻選擇了起兵反清,這一舉動不僅 震驚了當時的朝野,也讓無數明朝 遺民為之側目。 明朝末年,內憂外患,民不聊 生。李自成的農民軍攻破北京,崇 禎帝自縊煤山,大明江山社稷岌岌 可危。在這亂世之中,吳三桂作為 遼東總兵,手握重兵,本應成為明 朝的中流砥柱。 然而,他卻在關鍵時刻選擇了 投降清朝,並引清兵入關,為清朝 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這一行 為,無疑讓吳三桂在明朝遺民心中 的形象大打折扣。 而更為致命的是,吳三桂在清 朝初期,為了向新朝表忠心,不惜 對明朝殘餘勢力進行殘酷打擊。其 中,最為人詬病的便是他對永曆帝 的追殺與錯殺。永曆帝作為明朝的 末代皇帝,雖然身處流亡困境,但 仍不失為一面明朝遺民心中的旗 幟。吳三桂為了徹底斷絕明朝遺民 的希望,下令對永曆帝展開追捕, 並在緬甸將其俘獲後處死。這一行 為,無疑是對明朝遺民情感上的極 大傷害,也使得吳三桂在明朝遺民 心中的形象徹底崩塌。 當吳三桂在晚年選擇起兵反清 時,那些曾經對他寄予厚望的明朝 遺民,早已對他失去了信任。他們 中的許多人,或許還記得吳三桂當 年引清兵入關的「壯舉」,或許還記 得他追殺永曆帝時的冷酷無情。這 樣的一個人,又怎能讓他們為之動 容,與之共鳴? 因此,當吳三桂起兵反清的消 息傳來時,明朝遺民們大多選擇了 冷眼旁觀。他們或是默默無語,或 是暗自搖頭,用沉默和疏離表達了 對吳三桂的不滿和失望。他們知 道,這個人已經無法再成為他們心 中的英雄,也無法再為他們帶來任 何希望。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卻又不 盡相同。吳三桂的反清之舉,最終 以失敗告終,他的名聲也因此更加 臭名昭著。 而那些明朝遺民,則在歷史的 長河中逐漸淡去,只留下一段段關 於忠誠、背叛與救贖的傳說。這些 傳說,如同一面面鏡子,映照出人 性的複雜與多變,也讓我們深刻理 解了歷史的殘酷與無情。 楚王盦悍鼎被譽為「南北楚器之冠」 曹操處死名醫華佗原因不簡單 吳三桂起兵反清 明朝遺民冷眼旁觀 倁 ⵋ 镅 瘏 ⺜ ♣ 鼒 臟 ⺮ 㷞 䱳 筻 ■中國歷代名畫選── 作者:王煥波 作品:《又是朝霞滿天》 更富營養? 原片燕麥 布善營恒養師 史醉今迷 磨一見 立波談史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