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_04_2025星島日報(歐洲版)

A4 歐洲新聞 法國康城一家餐廳開業不久 就因為奇特的店名被當地政府關 注,因為該店取名為「我的老婆是 母豬」,此名也引發網友討論。 據ODDITY CENTRAL報 道,這家店在今年一月中旬開 業,店名叫做「Ma f emme e s t une cochonne」,「cochonne」是 「cochon」(豬)的陰性形式,因此 是「母豬」之意,不過在口語中, 這個字也有蕩婦之意。 兩名老闆表示,對自己的太 太沒有任何意見,之所以會取這 個名字,只是覺得有趣,加上這 麼做能吸引注意力。老闆不只把 店名取叫「我的老婆是母豬」,更 直接在招牌上畫了一隻穿著性感 的擬人化母豬。 這樣罕見的做法讓不少路過 的人都停下來拍照,但也引來政 府關注。當地政府要求店家將招 牌撤下,否則每天將罰款243歐 元。康城市政廳發言人表示,因 為招牌上的名字和圖案沒有註冊 商標,所以才要求撤下。 不過其中一名老闆普林斯認 為就是因為名字被針對,他抱 怨,有很多店家從來沒有申請過 許可證,也沒有註冊商標,還是 能夠使用招牌,認為政府要求他 們撤下純粹是因為名字不雅。為 了避免遭到罰款,店家已經將招 牌撤下。 넕䐟䬲曶┯겎 掿⩹⺇翢侊⻐ 瑞銀通知意大利工會將裁員 180人,作為該公司在收購前競爭 對手瑞信後重組意大利業務的一 部分。 根據意大利主要銀行聯盟近 日發表的聯合聲明,在此次裁員 中,瑞銀意大利分行將裁減162 人,其餘人員將來自當地的財富 管理部門瑞銀信託。工會已要求 召開會議,旨在減少裁員人數, 並進一步明確瑞銀的戰略。 瑞銀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確 認,我們正計劃對意大利分行和 瑞銀信託的業務模式以及職能進 行調整。意大利仍然是集團未來 增長的戰略地區。」 德國近日傳出一起疑似殺人 焚屍後棄屍的案件,然而,警方 經過5小時的調查後,發現「屍 體」只是一具製作精良的「性愛娃 娃」,這起誇張的烏龍事件也迅速 在網上傳播。 白俄羅斯媒體《NEXTA》在X 發布推文表示,德國巴伐利亞州 警方日前接獲民眾通報稱,當地 運河邊緣漂浮著一具「屍體」。隨 後,警方立即派遣由法醫、病理 學家與調查人員等專家組成的緊 急小組,攜帶具有3D掃描儀的無 人機前往通報現場展開調查,試 圖在第一時間內蒐集案件相關情 報,進一步釐清這起「殺人案」的 背後真相。 在經過5個小時搜索後,警方 終於在運河旁的樹林內發現民眾 通報的「屍體」。然而,當專家們 準備對「屍體」進行檢驗時發現, 該具「屍體」並不是死亡的人體, 而是一具製作精良但已經燒焦的 「性愛娃娃」。消息傳出後,許多 德國媒體也將此次事件評為「近年 來最離奇的『誤報事件』」,相關事 件也引起許多網友爭相討論。 有網友開玩笑表示,對德國 警方來說,這起「烏龍事件」將會 成為一場良好的「調查訓練」。 橱ꗰꓨ篂噻ⳡ 㐃䟩㝕⯈鍧 ☭ ꆽ岉┪恫 「㺖둑」 ⸯ儱 「䙎䠂㥙㥙」 芬蘭能源公司He l e n近日表 示,已關閉該國最後一座運行中的 燃煤發電廠,為芬蘭迎來「煤炭時 代的終結」。 法新社報道,位於芬蘭首都赫 爾辛基的薩爾米薩里發電廠,除了 為當地提供熱能和電力,同時排放 導致致命氣候變遷的二氧化碳。 Helen在聲明中表示,關閉這 座發電廠後,公司的年度二氧化碳 排放量與去年水準相比,預計減少 50%,而赫爾辛基的總排放量也將 下降30%。 這間公司形容這是「煤炭時代 的終結」,也是邁向更潔淨、更自 給自足能源生產的一步。此外,這 間發電廠的關閉也將使芬蘭的總碳 排量比去年下降近2%。 HelenCEO西卡表示:「放棄煤 炭是Helen邁向潔淨、自給自足且 成本不高昂能源生產重要一步。」該 公司今年的碳排量將僅為1990年總 排放量的20%,不過這間公司將保 留煤炭儲備,以備必要時使用。 極右翼政黨「復興黨」主席澤莫 爾4月2日被巴黎上訴法院判處1萬 歐元罰款,罪名是否認構成反人類 罪。他在2019年曾表示,二戰期間 貝當元帥「拯救」了法國猶太人。 法新社報道,澤莫爾曾於2021 年被巴黎法院判無罪,2022年又在 上訴法院獲判無罪。然而在五個民 間組織和檢察機關的上訴後,最高 法院撤銷了這一無罪判決,並下令 重新審理此案。 判決公布後,澤莫爾發聲明 稱,他「從未想過要『為貝當辯 護』」,並宣布將向最高法院提起終 審上訴。此外,上訴法院還判決他 向五個民間組織各支付1歐元的象 徵性賠償,並各支付1200歐元的訴 訟費用。 澤莫爾因2019年10月21日在 CNews新聞頻道的節目中與學者萊 維的辯論而被起訴。節目中,萊維 對澤莫爾說:「你竟敢說貝當拯救 了猶太人。」澤莫爾隨即打斷道: 「法國人,請說準確點,是法國 人。」萊維繼續說:「(你說是貝當拯 救了猶太人)或者說拯救了法國的 猶太人。你這種觀點駭人聽聞,是 修正主義。」澤莫爾則回應:「這才 是現實,我很抱歉。」 2022年5月,上訴法院裁定, 雖然澤莫爾言論「可能會傷害被驅 逐猶太人的家庭」,但並未直接否 認或貶低集中營屠殺的受害人數或 納粹滅絕政策,因此無罪。法院還 指,貝當並未因反人類罪被定罪, 而是因「危害國家安全」和「通敵」被 判刑。然而,最高法院認為,澤莫 爾的言論可能構成犯罪,即使所涉 及人物沒有被判反人類罪。 波蘭首座核電站計劃與美國西 屋公司及貝泰公司達成新協議框 架,波蘭工業部確認工程開發協議 (EDA)已於4月敲定,計劃按時程 於2028年動工、2036年首座反應爐 上線,現等待歐盟核准融資。 《波蘭共和報》報道,這項計劃 始於2022年10月,由前法律與正義 黨政府選定西屋公司為技術夥伴, 核電站位於波羅的海沿岸喬切沃, 由國有企業波蘭核電公司負責。 核電廠的設計協議今年3月底到 期後,新執政聯盟總理圖斯克於4月 2日宣布完成過渡協議談判,表示核 電廠將繼續興建,並強調新條款多 了強化監督與罰則等項目。 波蘭政府保證,計劃將依時程 推進,截至2日為止,美國西屋與貝 泰都尚未置評。 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3月底也 簽署法案,撥款約144億歐元支持建 設,佔總成本30%,其餘資金仰賴 外國貸款,目前仍待歐盟批准國家 援助。 工業部也近一步指出,EDA將 啟動下一階段,包括具體設計、行 政許可申請及喬切沃地質研究,並 強調此協議為波蘭與美國的長期合 作提供穩固基礎。 根據規劃,喬切沃核電站3座反 應爐將於2039年初全面運轉,總發 電容量達3.75千兆瓦。政府另計劃 興建第2座核電站,兩廠總容量預計 介於6至9千兆瓦。此舉反映波蘭逐 步降低依賴煤炭、轉向核能的能源 策略。 與美國公司達成協議 波蘭將建核電站 綜合路透社及美聯社報道,弗雷 澤里克森2日對格陵蘭島開始 為期三天的訪問,她在抵達格陵蘭 島首府努克後表示:「美國不會接 管格陵蘭島,格陵蘭島屬於格陵蘭 人。」 格陵蘭島自治政府於今年3月進 行議會選舉,其新任領導人延斯-弗 雷德里克.尼爾森對弗雷澤里克森 的來訪表示歡迎,並表示丹麥是「格 陵蘭最親密的夥伴」。弗雷澤里克森 則承諾,將竭盡全力確保丹麥境內 格陵蘭人和丹麥人享有平等權利, 此行是要討論外交及安全等形勢, 以及丹麥與格陵蘭如何共同應對一 項非常難鉅的任務。 弗雷澤里克森表示,格陵蘭 正面臨非常艱難的時刻,丹麥及 歐洲同樣亦陷入困境,鑑於美國在 主權、邊界及未來對格陵蘭施加壓 力,大家必須站在一起。 3月28日,美國副總統萬斯率代 表團訪問格陵蘭島北部的美國軍事 基地,並指責丹麥未能妥善保衛該 島的安全,建議由美國更好地保護 這片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土。對此, 弗雷澤里克森表示,格陵蘭人應自 己決定未來,並稱萬斯對丹麥的描 述「不公平」。尼爾森也在社交媒體 上稱,格陵蘭島將抵制美國吞併該 領土的任何企圖。 格陵蘭島位於北美洲東北部, 是世界第一大島。該島是丹麥的自 治領地,有高度自治權,國防和外 交事務由丹麥政府掌管。美國總統 特朗普今年上任以來多次揚言要得 到格陵蘭島,遭到丹麥及格陵蘭島 居民譴責和反對。 ╫뫖눢潸⹸㸫耙䱺硆呬꯸躗 展開為期三天訪問 討論外交及安全形勢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再揚 言要接管格陵蘭之際,丹麥首 相弗雷澤里克森4月2日訪問格 陵蘭島時表示,丹麥政府反對 美國接管格陵蘭島。 ▍本報訊 ▍ ■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右)4月2日到訪丹麥自治領地格陵蘭,並與格陵蘭候任總理尼爾森(左)合影。 路透社 岻㏔䕰蕟뭦╭䊛㎌阌韣錻⯀翢 希臘政府宣布,計劃在未來 十年內投資約270億美元(約250億 歐元),以現代化其國防力量,重 點發展高科技戰爭技術。 國防部長尼科斯.登迪亞斯 在議會表示,此次改革的核心是 名為「阿基里斯之盾」的新型防空 系統,主要針對與鄰國土耳其的 緊張關係。 希臘計劃從傳統防禦策略轉 向高科技、網絡化的作戰方式, 包括移動式、人工智能驅動的導 彈系統、無人機技術和先進的指 揮單位。 計劃還包括配備傳感器和通 訊系統的下一代士兵裝備,以及 開發專用衛星通訊能力,以確保 衝突期間的安全通訊。 此外,該計劃涉及重大的人 事重組,包括合併軍事單位、關 閉使用率低的基地,以及解決指 揮結構中層級過多的問題。政府 還強調,將增加本地科技新創公 司的參與,促進國內國防工業的 發展。 這項計劃反映了希臘在面對 地區安全挑戰時,致力於提升其 國防能力的決心,並標誌著其防 禦策略的重大轉變。 䉤蓽仦䫌 ⧲耙⩧ 龞⻔둛璇䪫✑䨡做䑑 鑑於美國在主權、邊 界及未來對格陵蘭施加壓 力,大家必須站在一起。 丹麥首相 弗雷澤里克森 法國總統馬克龍4月2日談及 法國極右翼領導人勒龐挪用公款 案時說,法院獨立做出的判決應 得到尊重,對法官的威脅不可容 忍。 新華社報道,法國政府發言 人索菲.普里馬在新聞發布會上 說,馬克龍在當天例行的內閣會 議上表示,司法獨立是法國民主 制度的支柱,人人都平等享有公 正司法。 勒龐3月31日被法國一家法院 判決挪用公款罪名成立,處以監 禁和罰金,且5年內不得參選公 職。這一判決或使勒龐無緣2027 年法國總統選舉,在法國政壇及 國際社會引發關注。 被定罪後,勒龐與其所在政 黨國民聯盟稱判決是出於政治動 機,目的是將她從下屆總統選舉 中「除名」,並稱法國已失去民主 與法治。 由於勒龐案一審主辦法官遭 到人身威脅,警方已安排專門人 員保護。 勒龐目前,已提出上訴。巴 黎上訴法院4月1日表示,將在 2 0 2 6年夏季做出裁決。有分析 指,若法院如期裁決且勒龐上訴 成功,那她仍有望參選總統。 勒龐在法國近期民調中表現 突出,她曾3次競選總統,在2017 年、2022年總統選舉中進入第二 輪投票,但最後都輸給了馬克 龍。 馬克龍談勒龐案:尊重法院判決 ■芬蘭能源公司Helen近日表示, 已關閉該國最後一座運行中的燃煤 發電廠。 路透社 蛓躗ꬨꪘ劆䕁┞䍵旔攈溭괐䏴 04-06.04.2025 星期五、六、日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