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_03_2025星島日報(歐洲版)

紐約 地址:188 Lafayette Street, New York NY 10013, USA 電話: ( 1-212 ) 699 3800 傳真: ( 1-212 ) 699 3828 電郵:[email protected] 三藩市 地址:395 Oyster Point Blvd., Suite 215, South San Francisco, CA 94080 電話: ( 1-650 ) 808 8888 傳真: ( 1-650 ) 808 8839 電郵:[email protected] 洛杉磯 地址:17059 Green Drive, City of Industry, CA 91745, USA 電話: ( 1-626 ) 956 8200 傳真: ( 1-626 ) 956 8208 電郵:[email protected] 加拿大 地址:Unit 201, 25 Royal Crest Court, Markham, ON L3R 9X4 電話: ( 1-416 ) 596 8140 傳真: ( 1-416 ) 599 6688 電郵:[email protected] 倫敦 地址: Unit 12, Wing Yip Business Centre 395 Edgware Road Cricklewood London NW2 6LN 電話: ( 44-20 ) 8732 7628 傳真: ( 44-20 ) 8732 7630 電郵:[email protected] 地址:香港新界將軍澳工業邨駿昌街七號 電話: ( 852 ) 2798 2323 傳真: ( 852 ) 2751 8634 網址:http://www.singtao.com 電郵:[email protected] 地址:News Centre, 188 Lafayette Street, New York NY 10013, USA 電話:(1-212)625 2085 傳真:(1-212)625 0385 電郵:[email protected] 星島日報香港總社 星島國際新聞中心 前人落實市政 後人同享成果 綜合法新社及路透社報道,卡尼表示由 於特朗普不合理的貿易行為,以及對 加拿大主權的威脅,國家正面臨最嚴重的 危機。特朗普聲稱加拿大不是一個真正的國 家,想摧毀加拿大,他「不會讓這種情況發 生」。為了阻止特朗普的「併吞」威脅,卡尼 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求國民給予授權。他已 經要求總督解散議會,4月28日舉行大選, 獲對方同意。 卡尼曾擔任加拿大央行行長及英倫銀行 行長,儘管過往沒有任何政治或競選經驗, 但仍在自由黨魁選舉中以86%得票勝出。他 自認是應對特朗普的最佳人選,現在有約5 個星期的時間來贏得選民支持。 卡尼已在9日宣誓就任總理,但他自己 在下議院還沒有席位,因此無法參與議會辯 論。民調顯示,如果盡早舉行大選,卡尼本 人將從中獲益最多。 就在正式啟動競選的前一天,自由黨宣 布了渥太華長期流傳的一則傳聞——卡尼將 競選國會席位,在尼皮恩選區參選,鄰近保 守黨領袖博勵治長期把持的選區。卡尼在網 上發帖證實了這一消息,表示他「非常榮幸」 能在這個選區參選,並稱這次選舉是「我們 有生之年最具影響力的一次」。 執政黨支持度稍微領先 卡尼目前最大競爭對手為經驗豐富的 保守黨領袖博勵治。民意調查顯示,一度 落後的自由黨較保守黨的支持率稍微領先。 根據加拿大廣播公司(CBC)的民調追蹤, 自由黨以37.8%的支持率領先,保守黨為 37.2%。如果現在投票,預期自由黨獲得 176個席位,保守黨獲133席。各黨共角逐下 議院343席,獲得多數優勢需至少取得172 席。 而博勵治亦在23日宣布保守黨啟動選舉 工程,口號是「加拿大優先」。他形容迷失十 年的自由黨令加拿大在世界舞台上變得虛弱 和脆弱,強調自己是對抗特朗普政府的最佳 人選,堅持要特朗普承認加拿大的獨立和主 權,以及停止向加拿大加徵關稅。 加拿大大選原定10月20日才舉行,分析 指出,由於特朗普的威脅,使得執政自由黨 在民調上顯著復蘇,卡尼盼把握機會取得勝 選。 加拿大新任總理卡尼23日與總督 西蒙會面後解散國會,宣布提前於4月 28日舉行新一屆聯邦大選,以應對美 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及吞併威 脅。目前民調顯示,執政的自由黨稍 微領先在野保守黨。 ⷒ㹺闋俇㏔劋ꮞ耙 「✶⻦」 㥔茳 4月28日提前大選 爭取國民授權 ▍本報訊 ▍ 加拿大對世界兩大經濟體發布了最新旅 行警告,渥太華提醒前往美國並停留超過30 天的旅行者必須按照規定進行登記,而在前 往中國的相關建議中,加拿大提醒擁有雙重 國籍的公民在接受中國當局檢查時,必須使 用加拿大身分證明。 加美財經報道,加拿大對最新的美國旅 行警告指出:「在美國停留超過30天的加拿 大人及其他外國人,必須向美國政府登記。」 「未遵守登記規定可能會被處以罰款、受到處 罰,甚至被以輕罪起訴。」更新內容還表示, 訪問者可通過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網站, 確認是否需要登記以及如何進行登記。旅行 者還可通過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網站查詢 I-94入境記錄,以確認自己是否已在入境時自 動登記。 由於特朗普多次威脅要對加拿大徵收關 稅,還曾建議加拿大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 許多加拿大人已改變行程以避免前往美國。 專家表示,加拿大人前往美國的旅行可 能會進一步減少。本月早些時候,一名溫哥 華女性在墨西哥邊境附近試圖入境加利福尼 亞州聖迭戈時,因工作簽證申請被拒而被美 國當局拘留超過一周。 與此同時,加拿大也更新了對中國的旅 行建議。此前,加拿大外交部長趙美蘭表 示,中國在過去幾個月內已處決四名加拿大 公民。 更新後的旅行建議警告稱,加拿大人在 中國應「高度警惕」,特別是擁有雙重國籍的 人。如果以中國護照或身分證入境,他們可 能會被拒絕接受加拿大領事服務。 旅行建議中寫道:「由於中國司法系統透 明度有限,我們在中國提供領事協助的能力 受到限制,這也可能影響你獲得有效法律援 助的能力。」 趙美蘭曾表示,最近在中國被處決的四 名加拿大人均擁有雙重國籍,根據中國當局 的說法,這些人因涉及毒品和犯罪活動而被 起訴。 加拿大對中國的旅行警告還指出,在中 國,即便是非暴力行為,如經濟犯罪,也可 能受到「嚴厲懲罰」。旅行者若與「涉及民事或 刑事調查的人士(包括商業糾紛)有關聯」,也 可能面臨離境禁令。 䥧㸫ꬨ瓝㛇ⲇմⲎꀺ噻ꌄꪎ⮃偈䬲 加拿大政府近日推出一系列措施,通過 農業穩定計劃支持農業部門應對中國實施的 高額關稅。 加拿大農業和農業食品部近日宣布: 2025年度支付上限從300萬加元(約209萬美 元)增至600萬加元(約418萬美元);補償率從 80%提高至90%。為加速資金到位,聯邦政府 允許省/地區政府協商提高臨時支付比率。 就在日前,中國對加拿大油菜籽和豌豆 徵收100%關稅,對豬肉及部分海鮮徵收25% 關稅,作為對加拿大針對中國電動車、鋼鋁 製品加徵關稅的報復。此舉重創加拿大農 業,尤其是依賴中國市場的亞伯塔省、沙省 和緬省的油菜籽出口。沙省省長斯科特.莫 伊警告,油菜籽關稅將摧毀該省產業,當地 第四代農民柯林頓.蒙查克預計今年損失10 萬元。曼省省長瓦布.基紐敦促新任總理卡 尼與中方談判,但強調須避免損害加美關係。 油菜籽是加拿大第二大作物,2023年種 植面積超2100萬英畝,對華出口包括9.2億油 菜籽粕、2100萬油菜籽油及3.036億豌豆。加 對華豬肉出口達4.686億。同時,加美農業食 品貿易2024年高達1013億。 除中國關稅外,加拿大農業部門還面臨 美國貿易不確定性影響。加拿大獨立企業聯 合會(CFIB)近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隨著 與美國的貿易戰升級,加拿大企業信心跌至 歷史最低水平,旅館業、製造業、運輸業和 農業受衝擊尤為嚴重。 CFIB的長期商業晴雨表指數在今年3月跌 24.8點,驟降至25.0,創下歷史新低。若指數 低於50,表明更多小企業主對未來三至十二 個月的經營前景感到悲觀。 加拿大更新前往美中兩國旅行警告 美國大都會對自己的城市認同感,往 往源自於市政建設的歷史積澱。從紐約到 洛杉磯,這些城市不僅是經濟、文化與政 治的聚集地,更因長期以來市長們推動的 基礎建設和公共政策,而孕育出獨特的歸 屬感,更讓後來的地方政治人物視為榜 樣,啟示著現代都市治理應該如何兼顧效 率與公義。 以紐約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市長菲奧 雷洛·拉瓜地亞為例,他在1934年至1945 年間擔任市長,期間大刀闊斧地進行反腐 與市政改革。他與羅斯福總統合作,積極 爭取新政資金,推動大規模基礎建設,成 功帶領紐約市走出大蕭條的陰霾。拉瓜地 亞不僅推動了公園、橋樑、公路和隧道等 公共設施的建設,更啟用了1939年落成的 國際機場,這些建設令紐約成為全美城邦 精神的象徵。 在美國西岸,洛杉磯前市長湯姆·布 萊德利的政績同樣令後人感佩。布萊利於 1973年至1993年間執政,使洛杉磯從一個 以製造業為主的城市,成功轉型為全球商 業、金融與貿易中心。他主導擴建洛杉磯 國際機場,讓「天使之城」躍升為國際航空 樞紐。布萊德利更是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 的主要推手,在財政緊縮的背景下採用全 額私人資助的模式,最終不僅避免財政赤 字,還創造了可觀的盈餘,成為奧運史上 最成功的典範。兩位市長無論在廉政、經 濟建設或公共服務方面,都以務實著稱。 無論是拉瓜地亞推動的公共設施與現代治 理模式,還是布萊德利將洛杉磯打造為多 元、開放且充滿活力的全球都市,都使市 民在這座城市中找到了歸屬與驕傲。正因 如此,即使過去的市長相繼卸任,市民對 他們的懷念與尊敬依然歷久彌新,紐約的 機場或洛杉磯機場航廈,更以他們的名字 命名,傳承他們的施政精神。 然而,美國近年來城市治理面臨前所 未有的挑戰:貧富差距拉大、族群矛盾加 劇、市政預算緊縮、新冠疫情影響與極端 氣候災難,使得遊民激增和治安問題頻 出,增加治理的難度。部分新任市長在上 任之初雖有良好民意支持,但隨著預算缺 口與裁員風波頻發,或因涉嫌不法而陷入 爭議,其民望亦大幅下滑,顯示選民對市 政表現的要求不斷提高。 政治人物的理念與主張會隨時代演進 而變化,但無論時局如何變動,勤政、親 民與道德操守始終應成為市政治理的基本 準則。從歷史上看,那些被譽為偉大市長 的人物,不僅善於健全財政、改善基礎設 施、扶助弱勢群體,還能夠有效整頓治 安,最終在民意中贏得長期支持。 無論是拉瓜地亞或布萊德利,他們所 留下的市政建設與改革成果,都為現今的 城市提供重要參考,也啟示現代市長以市 政本業為重,維持財政紀律、落實市政建 設、關懷弱勢群體,唯有如此,才能確保 當代與未來世代共享這份城市的印記。 由於特朗普不合理的貿易行 為,以及對加拿大主權的威脅, 加拿大正面臨最嚴重的危機。 加拿大總理 卡尼 A2 25.03.2025 星期二 要聞 ■加拿大總理卡尼23日宣布解散國會,並提前在4月28日舉行聯邦大選。 路透社 電郵:[email protected] 全球各編輯部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