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_01_2025星島日報(歐洲版)

B1 29.01.2025 星期三 香港時事雜誌 為鼓勵中小型電影製作,政府於 2007年在電影發展基金下推出 「電影製作融資計劃」,至2020年7月 為協助電影業渡過疫情艱難時期,當 局推出放寬措施,包括將製作預算 由不超過6000萬港元,下調至不超過 2500萬港元。過去4年半,放寬計劃 下共資助23部電影,包括創下香港首 部達逾億元票房紀錄的《毒舌大狀》, 以及近日上映的《爸爸》和《久別重 逢》。去年「電影製作融資計劃」及放 寬計劃共批出8部電影,融資額由250 萬至900萬元。 開戲不足做保安維持生計 本月15日起,當局推出經優化 後,不設時限的「電影製作融資計劃 2.0」,續資助預算不超過2500萬元的 電影,並將政府最高融資額由900萬 元增至1000萬元,即製作預算40%; 當局將提早發放融資,於電影開拍時 可獲融資額由50%增至70%,增加現 金流;申請公司及主要融資者配額由 2個增至4個,並讓投資方優先收回一 半投資。 電影製片Sam指,早前大製作如 《海關戰線》失利,更令投資者對「開 新戲」審慎。他指,有製片及導演反 映投資者會建議先申請電影製作融資 計劃,待取得資助「墊底」才洽談,減 低虧蝕風險。對當局推出「電影製作 融資計劃2.0」,電影業認為有助緩解 開工不足。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 長古天樂日前形容今年電影製作「縮 減到恐怖地步」,多名電影製片、導 演、編劇及後期製作人員均指,現時 只得2至3部港產片開拍,都是早前融 資計劃及鼓勵新導演執導的首部劇情 電影計劃項目,反映環境較疫情時更 冷清。 去年總票房13.4億元創新低 多部賀歲片28日上畫,去年兩部 現象級電影《破.地獄》及《九龍城寨 之圍城》均錄得逾億元票房,市道看 似熱鬧,但Sam指,兩電影救不了整 體市道,更分薄同期電影票房,去年 總票房僅13.4億元,創近13年新低; 全年只有46部港產片上映,較前年少 4部,連鎖效應是9間戲院結業,市道 雪上加霜。開戲不足下,不少電影從 業員失業,他指今個年關不易過, 有人索性轉工,有人兼職駕網約 車、到咖啡店工作,或當保安員賺 取生活費,仍等待電影工作機會。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曾肇弘 指,去年上映的46部港產片,不乏疫 情前完成的舊片,由投資者新開拍的 電影有限。他補充,電影市道不景 是環球趨勢,荷里活電影如《小丑: 雙瘋》亦票房失利,加上串流平台盛 行,改變公眾觀影娛樂習慣,亦間接 重創電影市道。他指,雖然市民較少 到電影院看戲,但他們仍會選擇值得 期待,或有話題的電影入場觀看,正 是《破.地獄》及《九龍城寨之圍城》爆 紅的原因。 香港電影後期專業人員協會會長 麥振鴻指,經濟不景下,影視娛樂消 費最受衝擊,但他留意到港人仍有消 費力,從近日公映的舞台劇及演唱會 大賣,反映觀眾覺得物有所值仍會不 惜花費,遺憾是看電影已非市民的首 選。他補充,現時約有逾1500名電影 後期人員,面對港產片開戲不足,業 界亦開工不足,有人員須兼職從事現 場表演活動的聲效控制工作。 曾成功申請「電影製作融資計劃」 資助拍攝《正義迴廊》的新晉導演何爵 天稱,相信融資計劃2.0在現時低迷 市道有一定扶持作用,亦可鼓勵投資 者投入資金「開戲」。不過他指,該計 劃常被業界批評審批緩慢,作為過來 人,他指理解當局運用公帑,審批過 程中要走不同程序,以示公正。市道 低迷下,他正籌備個人第3部電影, 他指,不少導演都兼顧拍攝電視劇、 廣告及音樂錄像工作,開拓收入來 源。近日他亦參加拍攝電視台綜藝節 目,笑言「幕前工作是搵快錢」。 倡再辦電影日培養看戲習慣 另一名導演Mike則指審批時間太 慢、太長,「像等運到,查詢亦無結 果,令申請者忐忑不安。」他指,著急 是因為電影業形勢嚴峻,怕等不到機 會便要離場轉行,盼當局未來增加融 資計劃2.0的名額,並列明每個審批 程序的完成期限。身兼香港電影 工作者總會發言人的資深電 影人田啟文亦指,有業界 反映審批時間長,曾有 電影已製作完畢仍 未知資助是否獲 批。 麥振鴻90年代入行,經歷港產片 30年起落,他指港產片代表香港軟實 力,香港人才一直「吃香」。近年馬來 西亞推行電影獎勵計劃,鼓勵創作, 今年香港其中一部賀歲片亦是當地出 品,並邀請港星當主角。他建議,港 府應增加融資計劃2.0的名額,讓更 多香港導演「開戲」,留住人才。他又 指,在電影院看戲的觀影感受,並非 在家看串流平台可比擬,希望當局再 辦電影日,讓市民以特惠價入場,重 新培養入場看戲習慣。 麥又留意到近年不少港產片的題 材較沉重,未必適合所有觀眾,建議 業界增加題材,做到百花齊放,如考 慮多拍攝娛樂性較強的合家歡電影, 吸引一家大小看戲。他補充,以殯儀 業為題材的《破.地獄》其實亦是另類 題材,但最終成功,盼為投資者帶來 啟示。 影評人皮亞則擔心多間戲院結業 下,院商未來把較多檔期場次編排給 較具賺錢能力的電影播放,如荷里活 電影或大製作,變相令香港中小 型製作電影減少放映場次,影 響深遠。 拍攝電影《流水落花》的新 晉導演賈勝楓亦指,面對開戲 不容易,導演亦要嘗試開發影 視新項目,如創作及拍攝串流 平台劇集。去年他參加 串流平台內容開發計 劃,其作品成功入圍, 希望終能拍攝作品,日 後售予串流平台,開 拓新出路。 港產片代表香港軟 實力,香港人才一直「吃 香」。 麥振鴻 香港電影後期專業人員協會會長 ■電影業現時「開戲」不足,不少從業員失業。 電影系畢業生未放棄追夢 裝備自己相信總有觀眾欣賞 資深電影人「慳住」生活 準備隨時歸隊開戲 面對電影業寒冬,有電影系畢 業生仍嘗試「入行」,實踐導演夢; 有人已受聘為編劇,努力撰寫首個 劇本。他們相信明天還有夢,現時 憑心中小光團引領追逐。 立志做導演的Winky於2年前畢 業,他指同學中有人已經轉行,對 於市道嚴峻,投資者審慎,在職導 演亦不易「開戲」,他笑言,「我仍未 正式入行,所以未感到悲觀,未被 打沉。」他指,過去2年一直從事電影 相關工作,如字幕翻譯,參與頒獎 禮及文化展覽工作,亦自覺未有足 夠能力拍攝長片,希望多參與幕後 工作累積經驗,日後透過參加《首部 劇情電影計劃》,拍攝個人作品。 Chloe則於數月前受聘電影公司 當編劇,正參與劇本創作,希望能 撰寫首個自己「掛名」的劇本。她自 言一向喜歡創作,在學時曾參與舞 台劇劇本創作,又替電影公司當資 料搜集員,吸收經驗。 Chloe坦言,憂慮市道不景會被 裁員,而參與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 「新晉編劇學徒計劃」入行的同學, 則擔心18個月實習期後無以為繼。 她稱,近日反思若能兼具多方面功 能,才不易被淘汰,並相信好的作 品總有觀眾欣賞,現階段要好好裝 備自己。 面對行業低潮,有資深電影人仍 未放棄,繼續等待重投電影工作崗位 的機會。 入行10年的電影製片YC指,過去 每年至少可開拍2至3部電影,但今年 落實開拍1部電影亦有困難,情況比 疫情時更糟。他稱,對行業前景仍未 灰心,因為自覺手上有數個不錯的項 目及劇本,希望捱過現時低潮,待市 道回復,可以找到投資者「開戲」,讓 項目面世,由觀眾評分。 YC指,團隊中有人亦未放棄電 影夢,但生活逼人,有人暫時轉行駕 網約車,或到友人的咖啡店當兼職侍 應。他指,成員選擇相關工作因其工 作較具彈性,笑言成功找到投資者, 又洽談成功,便可以即時歸隊「開 戲」。 電影攝影助理Tom主要負責設置 攝影機,協助攝影師完成心目中所想 拍攝的角度。他稱,現場環境多變, 對其工作帶來極大挑戰,然而當電影 上畫,他在大銀幕看到自己及同事付 出努力完成的畫面,極具滿足感。 不過Tom稱,近月電影相關工作 減少,上月只開工1天,有同行已找 到電視劇集及廣告相關的攝影助理工 作。他指,行業講機遇,但相信最重 要是工作交帶用心,否則無人聘用。 他稱,現時行內有200多人,只有一 半有工開,當中只得60人是持續開 工,反映市道極差。他自言,生活簡 樸,估計積蓄可維持1年生活費,希 望等到市道好轉能重投工作。 ■新晉導演何爵天現兼顧幕前工作, 參與拍攝綜藝節目。 ■香港曾辦 「電影日」, 讓市民以優 惠價購票看 電影。 ■《九龍城寨之圍城》去年上映時,掀起城寨熱。 ■以殯儀業為題材的電影《破.地獄》,成為最賣座 港產片。 多部賀歲電影28日上映,加上去年《破.地獄》及 《九龍城寨之圍城》均取得逾億元票房,港產片市道看似 風光熱鬧,唯業界指行業正處冰河期,現時僅得2至3部電 影開拍,不少從業員失業,有人駕網約車或做保安員維持 生計。早前當局推出經修訂的「電影製作融資計劃2.0」, 業界指融資計劃及「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如「救命草」, 提供不少工作機會,促當局再增名額及加快審批程序,挽 救香港的軟實力。業界亦謀自救,希望片種題材多元化, 吸納不同觀眾;有導演轉型參與創作串流平台劇集,希望 開拓新出路。 記者關英傑 業界冀融資計劃增名額加快審批 題材多元謀 自救 風光僅﹁片﹂ 刻 港電影業仍處冰河 期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