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_01_2025星島日報(歐洲版)

B2 29.01.2025 星期三 中國時事雜誌 不追品牌、搶首發、趕潮流,把產品功 能排首位,成為年輕人「省錢」的好辦法。 90後工程師鄭小天和女友計劃去青島旅 遊,琢磨著買個相機卻有點糾結,「商場裏 一款新功能的數碼相機要幾千元(人民幣, 下同)甚至上萬元,我倆也不是攝影愛好 者,除了旅行拍照平時大概很少會用到。」 鄭小天轉而選擇在一家二手購物平台下單 一款九成新的膠片相機,「我主要考慮實用 性,膠片相機成片的色調很特別,隨便一拍 就很出片。而且線上買二手,和賣家溝通方 便,還點價最終只花了幾百元。」 鄭小天還是個主機遊戲迷,不過他的遊 戲卡帶一直都買二手:「實體卡帶的首發價 一般較貴,如果只想體驗而非收藏,買二手 顯然更划算,不用了差不多可以按購入價再 賣出。」像鄭小天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消 費者傾向按「需」購買,無論二手、租賃、平 價替代等形式都能接受。 31歲的杜菁思最近入職淮安一所職業學 院的教師崗位,搬新家添置東西,社區的 生活APP幫了不少忙。「App首頁有『閒置物 品』板塊,甚麼都有賣,特別是一些品牌家 電、日用品,點進去看都有詳細的圖片、文 字介紹,比如吸塵器『全新僅拆封』價格會便 宜500元左右,而『用過幾次』的價格可以便 宜近1000元。八九成新的物品完全可以正常 使用」,她陸續在APP上買了39元的藍牙耳 機,33元4公斤的貓砂,用不到200元買到 了原價349元的家用攝像頭,覺得「真香, 少花點錢買次新商品比高價買全新的划算 多了。」杜菁現在經常在朋友、同事聚會的 時候分享這些省錢竅門,因為「現在沒人炫 富,都在炫『省』。」 「買張床,我都要『貨比三家』」,最近在 南京一家國企工作的陳玉婷想換張雙人床, 跑了幾家實體店,想要的款式都在5000元以 上,貴一點的則要上萬元,折扣僅「贈送」一 張標價幾百元的椅子。她目瞪口呆:「現在 的床都這麼貴了?」店家回懟:「都是大牌, 小兩千的床你也敢睡?」陳玉婷乾脆跑去城 外偏遠一點的傢具大賣場,挑到性價比很高 的床:「這裏有很多代工廠小品牌,算是平 替,品質差別不大,但價格相差近一倍。」 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省」是不可避免的 生活趨勢,但「省」並不意味降低生活品質, 而是用更多元的選擇提升生活感受。 最近,二胎媽媽玖玖在二手網站以400 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掛」上自家的品牌 消毒櫃,「我們是精裝社區,開發商給每戶 都裝了消毒櫃,原價大概一兩千元。但我家 買了洗碗機,就用不著消毒櫃,這櫃子與其 閒在家裏佔空間,不如給更需要的人。」沒 想到,「貨」剛掛上網,就被一個剛工作不久 的單身小夥「秒」了,兩人一聊才知道,小夥 子的幾位好友也在她家同社區的住戶那裏買 到好幾件滿意的二手傢具,這裏成了他們日 常「蹲點」的地方。 「現在物品更新迭代快,實際上,品質 好的耐用品拉長更換周期並不影響實際使用 體驗,流轉起來可以減少很多浪費」,玖玖 感歎,現在很多年輕人愛「淘」優質二手,不 僅因為價格低、品質好,也因為腦子裏時時 繃著環保這根弦,「他們不願意過度消費, 也無法接受浪費。」 「該省省該花花」,願意為喜歡的事物買 單,是這屆年輕人的消費哲學。江蘇大劇院 出品的民族舞劇《紅樓夢》爆火「出圈」,購票 觀眾的平均年齡在27歲左右,全國100多場 巡迴演出,不乏年輕觀眾「人追著劇跑」,演 到哪座城市跟到哪座城市,無錫姑娘利娜就 是其中之一。在南京追完劇,被現場體驗驚 艷到的她意猶未盡,趕緊上網查詢劇團的 巡演計劃,陸續趕赴上海、山東、廣州「赴 約」,把各個版本的「寶黛釵」都追了個遍。 「這部舞劇毫不誇張地說是場場爆滿,我在 南京買的票不好,遙遠的17排,眼睛真的不 夠看,當時就想著一定要復刷」,4場演出 中,利娜有兩場買了雙倍價的前排座票,加 上來回高鐵、機票和住宿費用,差不多花了 近2萬元。 去年,幾十場演唱會在南京青奧體育館 舉行,歌迷熱情相隨。家住附近的「60後」教 師李慧對這一幕記憶猶新:幾百元甚至上千 元的演唱會票,單位的小年輕們一場接一場 地買,李慧感慨,「現在年輕人捨得為興趣 為愛好買單,票都要靠『搶』的。」 蕥朮首魗徏 ꃱ寛䙎⧜嬡 ꈹ亜䳀ⶬ气嵛䠌⺇ 꿈掿ㄼ婜◜朮鬼ㅠ ■為自己喜歡的事物買單,正是當下年輕人 的消費觀。 中新社資料圖片 一些「迷惑」、「奇葩」的消費觀念,或許 難以被人理解,但對年輕人來說,卻是認識 人生乃至定義幸福的途徑。 在蘇州一家文化企業工作的顧鈺,去年6 月瞞著父母辭職,重新找到工作之前,生活 靠為數不多的存款維持。去慣了品牌超市、 進口食品店的她,開始學習在菜市場買菜。 「我第一次發現,出租房樓下的菜市場裏有一 種和城市格格不入的消費觀:拳頭大的饅頭 賣一元(人民幣,下同);一鍋燉不下的大白菜 1.5元一顆,盤子和碗碟10元4個隨便挑⋯⋯ 以前都不知道錢這麼耐花。」消費的變化成了 靈感的來源,乾脆嘗試一下盡可能「摳」的生 活。她找出一個舊本子用來日常記帳,每項 開銷都習慣算到小數點後兩位,定期在小紅 書分享並附贈買菜小竅門;給自己做盡量便 宜又基本確保營養的午餐、晚餐,幾個月下 來學會了幾十種做法,把買菜、做飯的過程 拍成視頻上傳嗶哩嗶哩網站。 顧鈺覺得,這段時間的消費讓自己好好 思考了生活的意義,「從前我覺得花錢就是快 樂,買名牌包包和珠寶,買新車和大房子, 但是這種快樂既不會滿足也不會持續,勁頭 過去了並不覺得有多開心。」相反地,去充滿 煙火氣息的菜場講價,回來燒鍋熱油給自己 煎顆雞蛋,做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通過展 現真實的生活分享自己的點滴感悟,在交流 中和更多人產生一種真誠的共情,反而讓顧 鈺有了更踏實的感覺:「這樣的消費無論花錢 多少,總之是服務於自己,讓人生變得很充 實很真切很接地氣。」 從新疆旅行回來快一年,說起這趟旅 程,覃偉仍然戀戀不捨。2023年初,覃偉和 攝友們向新疆出發。從烏魯木齊、阿勒泰到 冰封的額爾齊斯河,途經雪山、草原、河 流、湖泊、沙漠、戈壁,為了拍到最美的照 片,一路上,大家頂風冒雪,拿著昂貴的「長 槍短砲」、最新款的運動相機,衣食住行卻沒 法講究,大多時候只能擠大通鋪,吃清水掛 麵,遇到很陡很顛的路,交通方式可能從開 車換到騎馬,甚至徒步,「屁股都磨破了。」 而聽說這趟7天之旅花了幾萬元,親朋好 友多有不理解:為甚麼要去花錢找苦吃?還 不如躺在家裏舒服。覃偉卻覺得,在追求極 限的過程中找尋快樂,也更能感受到平時生 活的美好,「一路上的風景像童話一樣。現 在閉上眼,還能看到新疆真正的林海雪原, 純淨無瑕,邊疆獨特的人文風情帶來極致的 心靈震撼。為了這種體驗,花錢吃苦我也願 意。」 近年來,省錢比價的風尚席捲網絡,成 為一股新奇的消費潮流。 據《2023年中國人消費趨勢白皮書》顯 示,在購物節中,32.2%的消費者只買自己所 需的用品,哪個品牌優惠最大買哪個。也有 25.9%不拒絕做「數學題」,只想做省錢小能 手。 另外,43.1%的年輕消費者會先在不同渠 道和平台比價,在確保商品品質有保障的同 時,力爭搶到「全網最低價」。 而在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平台,網 友們發布的各種薅羊毛筆記與視頻,不時就 會引起全網熱議。對於這屆消費者而言,「可 以買貴的但絕不能買貴了」才是硬道理。 在這種消費趨勢下,電商「捲」低價的力 度也越來越大。4月17日,京東旗下特價購物 品牌——京喜直營發布微博,官宣發起「比拼 價」活動,京喜直營官方店所有品類、所有商 品價格均低於其他電商平台的同類商品,消 費者買貴雙倍賠。 此事在輿論場上引起廣泛關注。有業內 人士解讀,「比拼價」意即跟業內另外一家電 商平台對比價格。京喜直營此次價格戰目標 明顯,矛頭直指另一以低價著稱的電商平台。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消費趨勢的深刻改 變,「低價」正在成為一種新風尚。與之相對 應的是,過往一年,電商行業回歸低價,預 計電商的價格戰在未來將愈演愈烈。 「蛟꜁鬼翘⺇」 մ氠⯂埞做䑑槏闋☭气 平台價格直降 滿足年輕人消費觀 「怎麼還有人不會用省錢版的限時秒 殺」、「這都被我搶到了」⋯⋯當下,越來 越多追求「花小錢辦大事」的年輕人,湧 入各大電商平台的「秒殺」板塊。隨著「秒 殺」的熱度越來越高,這種限時限量搶購 的欄目重又贏回年輕人的心,也贏得了 電商平台的重視。 ▍本報訊 ▍ 高雨桐的手機裏有3個鬧鐘:一個是早晨7 時30分,上班用的;另外兩個是9時59 分與19時59分,她用來盯著限時秒殺。林林 總總的規則與時間,被高雨桐濃縮成「早10晚 8」。 價格當然是高雨桐對限時秒殺快要形成 依賴的原因之一,她在京東秒殺搶到過直降 300元(人民幣,下同)的行李箱,在唯品會上 搶到過600多元的五糧液普五。最近一件,是 她在1月6日晚8點為男朋友搶到的一件國際運 動大牌的男士羽絨服,這件市場最低售價近 1500元的羽絨服,在限時狂秒活動中,只用 了1000出頭即秒殺到手。 根據《2024年輕人消費趨勢調查》的數據 顯示,41.04%受訪年輕人在購物時,經常有 比價行為,19.29%受訪年輕人買任何商品都 會進行比價,他們頻繁「穿梭」於各大電商平 台與實體店之間,挑選性價比最優的商品。 淘寶將限時秒殺頻道升級為淘寶秒殺頻道, 並圍繞性價比擴充商品池,百貨類是主打; 京東的APP中,首頁欄目排第一位的即是秒 殺,日用品和數碼成為核心;在主打服飾穿 戴的唯品會上,近半年上線的秒殺欄目「限時 狂秒」,大牌服飾、美妝甚至能到日常售價的 5折以下。在年輕人的購物清單中,沒甚麼是 一次秒殺無法解決的,如果有,那就秒兩次。 年輕人對於限時秒殺的態度大多都是, 「搶不到沒甚麼損失,但搶到就是賺到」。從 這個角度看,限時秒殺不僅滿足年輕人「該省 省,該花花」的消費觀,甚至某種程度上還在 為他們提供情緒價值,在「秒殺」的過程中, 他們不僅是消費者,更是參與者——高雨桐 每次點開限時秒殺的介面時,「總是忍不住腎 上腺素飆升」,而當她成功下單之後,「秒殺 到的快樂能延續好幾天。」 曾一度被年輕人拋棄的「秒殺」,為甚麼 在最近兩年如此火爆?歸根結底,是因為電 商平台對秒殺的定位悄悄改變,秒殺曾經只 被平台們當成單純的引流工具,1499元的茅 台、1999元的蘋果手機似乎只出現在廣告 裏,現實中沒見到過。秒殺彼時就像是「地平 線」一樣,好像就在眼前,但卻永遠無法抵 達。 而如今,在廝殺低價的時代,秒殺開始 真正成為平台去貫徹低價意志的手段,甚至 在很多時候,秒殺的價格要比「百億補貼」等 王牌欄目更低,限量也不再僅僅是5件、10 件,而是數百件、上千件甚至上萬件。公開 資料顯示,在今年的年貨節中,唯品會的限 時狂秒與18個大牌推出全家桶,價格多數為 市場價5折以下。即使是金飾,在零售行業被 認為是最難打折的品類,也能以7折左右的價 格搶購。 從更本質上看,秒殺的「低價」不僅僅是 平台補貼這麼簡單,這也源於平台在自身優 勢領域的深耕。京東秒殺3C數碼最常出現, 淘寶的秒殺裏日用百貨的價格低到「忍不住下 手」。秒殺甚至已經突破了標品的限制,服飾 穿戴也能成為秒殺的對象,唯品會的限時狂 秒中,最常見的是美妝與服飾,Burberry市場 價近17000元的男士風衣在限時狂秒中不到3 折即可秒到。 這對追捧秒殺的年輕人來說也是指引, 他們去京東上秒數碼,去淘寶上看日用百 貨,去唯品會上秒大牌折扣的服飾。秒殺進 化到不再局限於一兩件大標品如茅台、蘋果 手機,而是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從 高端電子產品到生鮮蔬果,從時尚服飾到家 居用品,豐富的商品選擇讓年輕人能夠在秒 殺中各取所需。 至於秒殺在未來會進化成甚麼模樣,或 許仍是謎題,但無論如何,從限時秒殺中折 射出的趨勢令人欣喜——一個健康的折扣、 能夠激起消費欲望的方式、參與感足夠強的 體驗,或許正是當前零售市場的某種答案。 「ꮺ兎璉嫥」 䰛㏸ꓨ❔ 省錢風潮席捲 貨比三家成購物鐵律 ■圖為工作人員將包裝箱放入智能軌道準備打包訂單貨物。 新華社資料圖片 ■顧客挑選新春飾品。 新華社資料圖片 ■年輕人越來越注重旅行中的鬆弛感。 中新社資料圖片 高雨桐每次點開限時秒殺的介 面時,總是忍不住腎上腺素飆升, 而當她成功下單之後,秒殺到的快 樂能延續好幾天。 年輕人比價習慣 總是,買任何商品 前都進行詳細比價 經常,大部分情況下比 價,有時直接購買 偶爾,只在購買大件 或貴重商品時才比價 很少,一般不比價, 除非價格差異特別大 從不,通常直接購買 12% 5.8% 0 20% 40% 60% 80% 100% 19.3% 41% 21.9%

RkJQdWJsaXNoZXIy ODc1MTYz